《中国医药工业学报》征稿(2000年1月)

《中国医药工业学报》征稿(2000年1月)

一、《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征稿简则(2000年1月)(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会,刘军,姚瑶,赵志鹏,王晓玲,徐保平[1](2020)在《儿童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咨询223例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呼吸科病房解答的部分药物咨询问题,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至12月间223例有临床药师参与、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住院的患者用药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问题来源按咨询问题者职称分布可分为主任医师15例(6.73%)、副主任医师26例(11.66%)、主治医师38例(17.04%)、住院医师124例(55.61%)、护士20例(8.97%)。咨询问题内容按咨询药物种类分为抗菌药物107例(47.98%)、抗病毒药物14例(6.28%)、止咳平喘化痰药14例(6.28%)、保肝药10例(4.48%)、抗过敏药9例(4.04%)、抗凝药物7例(3.14%)、利胆药6例(2.69%)、其他类别56例(25.11%)。咨询问题内容按咨询问题类别分为用法、用量类101例(45.29%)、药物选择类19例(8.15%)、药物不良反应类15例(6.73%)、其他类别占比88例(39.46%)。结论儿童呼吸科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王广平,石晟怡,李璠[2](2016)在《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促进医药经济转型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医药产业结构现状、调整动因、区域资源禀赋和技术情况等方面的分析,对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医药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省市医药经济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有一定相关性,进而提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路径.

张佳博,徐佳熹[3](2016)在《我国创新药研发模式与价值评估(Ⅰ)》文中指出创新药研发对企业研发能力要求高,目前我国大部分药企仍然处于仿创阶段,但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国家不断释放鼓励创新信号,创新型药企不断涌现,传统药企积极布局,创新药物迎来发展机遇。借鉴国外创新药研发经验,探讨我国创新药的3种研发模式及估值方法,解析创新药研发的机遇与风险。

张晋,王晓平,刘皋林,徐红冰[4](2016)在《2015年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各病区临床采集的血、尿、粪便、痰液、引流物及分泌物等送检样本,对分离细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测,依据CLSI 2015版抗菌药物药敏折点标准评价检测结果,统计分析2015年度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5年度我院临床分离获得的非重复病原菌2 9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3.7%(986/2 929),革兰阴性菌占66.3%(1 943/2 929)。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获率分别为55.0%(165/300)和84.3%(156/185),肠球菌属中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检获率为2.2%(6/277)。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检获率为26.9%(90/334),大肠埃希菌检获率为61.6%(418/678),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获率为1.6%(18/1 12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获率为4.6%(11/238),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获率为39.9%(67/168)。结论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获率增多,需加强抗菌药敏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宋青红[5](2012)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文中研究说明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作为战时妇女运动的总机构,组织和领导了战时的妇女工作。宋美龄以蒋夫人的身份,团结各派各派各界妇女参与战时妇女新运工作,各妇女工作组织者更是积极推行其妇运理念和主张。在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妇女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乡村服务、妇女文化事业、妇女生产事业和妇女生活指导等各项事业得以展开。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的设置则与国民政府行政机构密切相关,各机关新生活妇女工作队依国民政府中央各机关而设立,各省新运妇委会依托各省机构而设立。新运妇指会领导下的妇女动员具有明显的性别色彩。新运妇指会组织者群体或者由于其丈夫的党派属性或行政职务直接参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工作,或者由于其对某一妇女工作的热情,响应战时妇女工作的需要参与战时妇女工作;或者由于服务某一政党的组织需要,被安插新运妇指会中。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学员,约有三分之二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或各省党部保送,自由考取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新运妇指会的经费来源,既有政府专款补助和其它补助,也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款,政府拨款占据很大比例,当拨款余额不足时,由中央银行代为发放职员薪津。新运妇指会的成员,有国民党妇女干部、共产党员、左派进步人士和督教人士等人,也妇女名流,专家学者俞庆棠等人,还有宋美龄的私人秘书钱用和等人,各方各面的妇女参与新运妇指会。其中又以国民党政要夫人和女国民党员占相对多数,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更占据新运妇指会的主导地位。与其它妇女组织相比,在抗战前期,新运妇指会起着统一领导全国各界妇女,并指导其开展妇女工作的任务。到抗战后期,随着国民政府其它妇女行政机构和官方妇女组织的设立,新运妇指会的“妇女团体的总机构”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抗战胜利后,新运妇指会由战时陪都重庆迁往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动员妇女从事战时妇女工作的妇女组织,转变成战后单纯从事妇女生产、儿童福利的妇女组织,组织机构和工作规模大为缩减。新运妇指会动员了大量的妇女从事战时生产、慰劳、保育、乡村服务、战地服务等事业,为战时妇女工作乃至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运妇指会努力动员妇女为国家民族事业服务,但对于妇女自身的利益所做的贡献极为有限。新运妇指会组织和动员妇女的同时,实际上鼓舞了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各项活动,有利于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提高其经济地位,从而松动传统的性别关系,其组织形式对以后的妇女团体和妇女运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王友平[6](2009)在《近代四川医药卫生报刊述论(1911-1949)》文中认为报刊杂志是近代医疗卫生知识和医药科技信息的主要传媒。近代四川医药卫生报刊主要创办于民国时期,先后共创办了至少有60多种,主要集中在成、渝两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这些报刊对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医史文献价值。

史济月[7](2007)在《四氯乙烯与镉对草鱼的污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草鱼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重金属镉与典型氯脂肪烃四氯乙烯(PCE)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联合毒性效应评价采用了水生毒理联合效应Marking相加指数法。实验结果表明,镉和PCE对草鱼的毒性均为高毒,并且镉的单一毒性大于PCE的单一毒性。镉对草鱼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45.58、34.81、28.63、24.23 mg·L-1;PCE对草鱼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49.12、41.68、36.37、34.30 mg·L-1。草鱼对镉和PCE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42和0.343 mg·L-1。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毒性单位1∶1,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 h时两者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剧增的协同效应,并且随时间的增加,协同作用增强;在浓度1∶1。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 h时两者的联合作用为协同作用。本文还研究了镉和PCE胁迫对草鱼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测定了168 h内草鱼肝、肾、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组镉和PCE单一及复合污染暴露时,草鱼肝、肾、鳃组织中SOD活性在短时间内受到轻度抑制,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镉和PCE提高了SOD的活性,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组镉和PCE暴露时均抑制了草鱼肝、肾、鳃组织中SOD的活性,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强,SOD酶活性降低所造成的活性氧伤害是引起草鱼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镉和PCE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POD活性的影响不如对SOD的活性影响那样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在较低浓度的镉和PCE单一及联合胁迫下,草鱼肝、肾和鳃组织的POD活性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活性升高的现象,即也存在“毒物兴奋效应”。由此认为,POD也可作为反映鱼类逆境生理的一个生化指标。肝组织中的SOD和POD酶活性高于肾和鳃,这与它们执行的不同生理功能有关。

张艳[8](2006)在《生防菌株Men-myco-93-63发酵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链霉菌是一种来源于土壤的革兰氏阳性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的应用在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中。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对棉花黄萎病菌表现强烈抑制作用的菌株。本研究采用纸碟法,以棉花黄萎病菌为指示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摇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进行了30L发酵罐的小试试验。 本研究首先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对发酵的影响,然后再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的优化。确定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淀粉0.8%,玉米浆0.8%,花生饼粉1.5%,NaCl0.4%,KH2PO40.02%,CaCO30.3%。改良后的发酵培养基成本降低由原来2.13元/升降低到0.5元/升,降低了76%,在此培养基下发酵,抑菌圈直径比原发酵培养基提高了27%。 对于种子培养基的优化采取在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改变碳、氮源的含量设计正交试验,以菌体生长量为指标进行种子培养基组成试验。确定了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花生饼粉0.5%,玉米浆1.4%,NaCl0.4%,CaCO30.3%,KH2PO40.02%。 针对培养条件分别进行了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摇瓶装液量、培养温度的研究并考察了种子培养的种龄和发酵培养接种量。确定的种子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5,装液量50mL/500mL,温度30℃,转速220 r/min,种龄30h。发酵培养基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8%,初始pH 7.5,装液量100mL/500mL,温度30℃,转速200r/min,培养时间120h。并在摇瓶优化条件下测定了摇瓶中的代谢曲线。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30L发酵罐的小试试验。测定了包括pH值、总糖、还原糖、氨基氮、生物量、抑菌圈直径在内的代谢情况,得到了在发酵罐中生物指标和产物合成规律,为发酵放大奠定了基础。

潘小玲[9](2003)在《医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调查》文中提出查阅180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版》)的版权页,按所标识的网址登陆期刊网站,对其网站结构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16%的期刊实现自主上网;大部分期刊网站处于相对被动、落后的地位,或仅停留在E-mail的使用;信息更新滞后,致使网络资源闲置。编辑人员应充分依托网络服务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传统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网站。

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征稿简则(2000年1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征稿简则(2000年1月)(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咨询223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咨询问题者职称分布
    2.2 咨询问题按药物种类分布
    2.3 咨询问题内容按其类别分布
3 讨论
    3.1 参与药物不良反应鉴定
    3.2 参与药物具体使用
    3.3 关注药物警戒
4 小结

(2)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1.1 我国医药产业结构现状
    1.2 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动因分析
2 我国医药制造业区域资源配置状况
    2.1 医药制造业区域资源禀赋情况
    2.2 医药制造业区域资源技术状况
3 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医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3.1 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资源概述
    3.2 假设提出与指标选取
    3.3 模型构建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4 全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4.1 区域资源禀赋的发展路径
    4.2 区域增量升级的发展路径
    4.3 区域竞争诱发的优化路径
    4.4 相关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5 结语

(3)我国创新药研发模式与价值评估(Ⅰ)(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创新药发展前景光明
    1.1药政巨变,带来创新机遇
        1.1.1创新药审批加速
        1.1.2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
        1.1.3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1.2研发环境改善,创新药研发如火如荼
    1.3生物技术——创新药研发新引擎
    1.4我国创新药研发呈现和国外合作趋势
        1.4.1“license out”——走出去
        1.4.2“license in”——引进来
2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创新药研发对中国大陆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2.1国外鼓励药物创新的政策环境
        2.1.1在美国
        2.1.2在欧盟
        2.1.3在日本
    2.2美国重磅创新药不断涌现,造就一批明星药企
    2.3创新+并购+国际化,助力日本创新药企腾飞
    2.4负利润大市值,台湾地区鼓励创新药企发展

(4)2015年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试剂和仪器
    1.3 方法
        1.3.1 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1.3.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1.3.3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及标本分布
    2.2 常见耐药菌检获情况
    2.3 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2.3.1 葡萄球菌属
        2.3.2 肠球菌属
    2.4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
        2.4.1 肠杆菌科细菌
        2.4.2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3 讨论
4 结论

(5)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资料综述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运妇指会的组织沿革及经费概况
    第一节 战前及战时新运妇指会概况
        一、战前新运妇指会概况
        二、妇女界庐山谈话会与新运妇指会的扩大改组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经费概况
        一、新运妇指会总会经费收支情况
        二、新运妇指会总会职员薪津
    第三节 战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变迁
        一、战后新运妇指会的总会组织
        二、战后新运妇指会的各分会组织
        三、1949年接管前后的新运妇指会
        四、小结
第二章 新运妇指会的人事关系网络
    第一节 宋美龄与新运妇指会
        一、号召宣传——动员妇女抗战
        二、亲历亲为——指导妇女新运工作
        三、各界称赞——妇女新运工作成绩显着
        四、选贤举能——领导妇女工作的特点
        五、领导妇女工作的身份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的组织者群体
        一、新运妇指会委员
        二、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各组组长
        三、各省新运妇委会主任委员
        四、新生活妇女工作队队长
    第三节 女性群体与新运妇指会高层职员
        一、国民党政要夫人与新运妇指会
        二、国民党妇女干部
        三、中共党员及左派进步女性
        四、基督教人士
    第四节 新运妇指会中下层职员群体
        一、关于战时新运妇指会职员的规定
        二、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教、职、学员群体
        三、各服务队指导员与指导员会议
        四、其它女性职员
第三章 总会各部门组织运作及工作概况
    第一节 妇女干部培训及妇女服务事业
        一、新运妇女干部培训
        二、从乡村服务队到乡村服务组
        三、从战时服务队到荣誉军人服务队
    第二节 妇女生产事业及生活指导
        一、妇女生产事业
        二、妇女生活指导工作
    第三节 文化事业及《妇女新运》杂志
        一、新运妇指会文化事业
        二、《妇女新运》的刊行
    第四节 慰劳与儿童保育事业
        一、妇女慰劳事业
        二、战时儿童保育事业
        三、新运妇指会与妇慰会、战时儿童保育会
第四章 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组织及工作概况
    第一节 新生活妇女工作队的概况
        一、工作计划
        二、组织成立——以各机关为依托
        三、妇女工作概况
    第二节 军政部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一、组织成立——依托军政部而设立
        二、队费承担者——女性队员背后的男职性员
        三、各组长、各支队长联席会议
        四、工作概况及成效
        五、遇到的问题
    第三节 重庆市政府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一、组织概况——依托重庆市政府而设立
        二、各分队组织概况
        三、队务会议及各分队代表会议
        四、各项工作及成绩
    第四节 各省及海外华侨分会的组织及工作概况
        一、各省新运妇指会概况
        二、组织与行政——以江西省妇女指导处为个案
        三、海外华侨新运妇委会
第五章 新运妇指会的总体评价
    一、成就及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三、结语:总体评价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一、未刊档案文献
    二、报刊杂志
    三、新运妇指会出版品
    四、已刊史料集(按时间先后)
    五、文史资料、自传、回忆录、访谈录等
    六、中文论着
    七、外文文献
本人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近代四川医药卫生报刊述论(1911-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办状况
二、主要特点
三、历史作用

(7)四氯乙烯与镉对草鱼的污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镉和四氯乙烯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鱼
        2.1.2 实验毒物
        2.1.3 实验条件
        2.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4.1 单一急性毒性实验预实验
        2.1.4.2 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2.1.4.3 PCE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2.1.4.4 联合毒性实验
        2.1.4.5 联合毒性的评价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Cd~(2+)和PCE对草鱼的单一急性毒性
        2.2.1.1 Cd~(2+)和PCE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影响
        2.2.1.2 草鱼对Cd~(2+)和PCE的最大容许(安全)浓度
        2.2.2 Cd~(2+)和PCE对草鱼的联合毒性
    2.3 小结
第三章 镉和四氯乙烯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对草鱼不同组织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鱼
        3.1.2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3 实验条件
        3.1.4 实验方法
        3.1.4.1 Cd~(2+)单一污染的实验方法
        3.1.4.2 PCE单一污染的实验方法
        3.1.4.3 PCE和Cd~(2+)复合污染的实验方法
        3.1.5 组织酶液的制备
        3.1.6 SOD活性测定
        3.1.7 POD活性测定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d~(2+)和PCE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草鱼不同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3.2.1.1 Cd~(2+)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3.2.1.2 PCE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3.2.1.3 Cd~(2+)和PCE复合污染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3.2.2 Cd~(2+)和PCE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草鱼不同组织POD活性的影响
        3.2.2.1 Cd~(2++)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POD活性的影响
        3.2.2.2 PCE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POD活性的影响
        3.2.2.3 Cd2+和PCE复合污染对草鱼肝、肾和鳃组织POD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8)生防菌株Men-myco-93-63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和一些试剂的配制
        2.3.1 主要试剂
        2.3.2 试剂的配制
    2.4 培养基
        2.4.1 菌种保藏培养基
        2.4.2 初始发酵培养基
        2.4.3 初始种子培养基
        2.4.4 种子培养基
        2.4.5 发酵培养基
    2.5 菌种保存方法
        2.5.1 甘油管保存法
        2.5.2 斜面菌种保藏法
    2.6 培养方法
        2.6.1 菌种活化
        2.6.2 种子培养
        2.6.3 发酵培养
        2.6.4 原发酵培养
        2.6.5 原发酵罐培养工艺
    2.7 分析方法
        2.7.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2.7.2 发酵终点pH值的测定
        2.7.3 糖的测定
        2.7.4 氨基氮的测定
        2.7.5 总氮的测定
        2.7.6 发酵单位的测定方法
        2.7.7 菌体形态观察
    2.8 研究方法
        2.8.1 原培养基培养下代谢情况
        2.8.2 发酵培养基的改良
        2.8.3 种子培养基的改良
        2.8.4 种子培养基培养条件
        2.8.5 种子液培养时间和接种量试验
        2.8.6 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
        2.8.7 优化条件下代谢情况的测定
        2.8.8 30L发酵罐放大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培养基培养下代谢情况
    3.2 发酵培养基的改良
        3.2.1 葡萄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3.2.2 复合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3.2.3 氮源的选择
        3.2.4 无机盐选择试验
        3.2.5 正交试验
        3.2.6 花生饼粉浓度的验证
        3.2.7 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原发酵培养基成本比较
    3.3 种子培养基的改良
        3.3.1 种子培养基的正交优化
        3.3.2 玉米浆的浓度的验证
    3.4 种子培养基培养条件
        3.4.1 初始pH值对种子培养的影响
        3.4.2 培养温度对种子生长的影响
        3.4.3 摇瓶装量对种子培养的影响
        3.4.4 摇床转速对种子培养的影响
    3.5 发酵培养的培养条件
        3.5.1 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试验
        3.5.2 种龄和接种量的综合试验
        3.5.3 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发酵的影响
        3.5.4 培养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3.5.5 摇瓶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3.5.6 转速对发酵的影响
    3.6 摇瓶优化条件下的代谢
    3.7 30L发酵罐的小试试验
4 讨论
    4.1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培养基
    4.2 葡萄糖对产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4.3 培养基碳氮比对发酵的影响
    4.4 培养条件对发酵的影响
    4.5 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之间的关系
    4.6 摇瓶培养条件与发酵罐培养条件的比较
    4.7 下一步工作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植物病理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9)医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依托型上网
        1.依托于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万方数据)
        2.依托于中国期刊网
        3.依托校园网或其他科技信息网站
    (二) 自主型上网
三、分析与建议
    (一) 依托网络服务商
    (二)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三) 改变传统意识
    (四) 提高编辑素质

四、《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征稿简则(2000年1月)(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咨询223例回顾性分析[J]. 刘小会,刘军,姚瑶,赵志鹏,王晓玲,徐保平. 世界临床药物, 2020(01)
  • [2]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J]. 王广平,石晟怡,李璠.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3]我国创新药研发模式与价值评估(Ⅰ)[J]. 张佳博,徐佳熹. 药学进展, 2016(11)
  • [4]2015年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分析[J]. 张晋,王晓平,刘皋林,徐红冰. 世界临床药物, 2016(09)
  • [5]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D]. 宋青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6]近代四川医药卫生报刊述论(1911-1949)[J]. 王友平. 天府新论, 2009(04)
  • [7]四氯乙烯与镉对草鱼的污染效应研究[D]. 史济月.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5)
  • [8]生防菌株Men-myco-93-63发酵工艺优化研究[D]. 张艳.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8)
  • [9]医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调查[J]. 潘小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标签:;  ;  ;  

《中国医药工业学报》征稿(2000年1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