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新世纪之初

写于新世纪之初

一、写在新世纪的开篇(论文文献综述)

高心怡[1](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黄菲蒂[2](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吴昊[3](2020)在《《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文中认为《人民文学》作为由全国文协创办的文学期刊,被文艺界称为“国刊”,不管是1980年代的“纪实小说”,还是2010年提倡的“非虚构”,都在《人民文学》的推广下成为文坛热点。文学期刊为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演变,可在《人民文学》中寻到发展轨迹。本论文将《人民文学》设置的非虚构性写作栏目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人民文学》自1985年命名“纪实小说”至2010年创设“非虚构”到如今这三十年的栏目流变。沿着“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非虚构”栏目设立的时间顺序,寻找栏目内在的文学联系和嬗变轨迹,进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流变动因,从而全面勾勒出从“纪实”到“非虚构”流变的立体图景。对“非虚构”进行理论研究和文本解读,并从民族心理、现实生活层面探究“非虚构”对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人民文学》的“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和“非虚构”栏目,意在总结栏目特征,梳理大致的嬗变脉络,寻找各栏目之间的细微差异。第二章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入手,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外部世界对非虚构栏目产生的推动力。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编辑的办刊理念、读者需求以及作者写作志趣对“非虚构”发展的帮扶。第三章以非虚构文学作品对“人”和“史”的解读为核心,从文本内涵层面挖掘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文学精神内部嬗变轨迹。第四章在审美层面拓展嬗变的价值,结合上文分析出的时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外部因素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因,寻找这种流变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格,并且在结语中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非虚构文学对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有着积极作用,为作家对“人”和“史”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探究《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流变,对非虚构文学的理论建设可以起到微小的补充作用。

朱天一[4](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王彦为[5](2018)在《和自己对话—托妮·莫里森21世纪作品中的新元素》文中提出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非裔美国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尽管莫里森于中年才开始写作,但却是当代产出较丰富的黑人作家,先后出版了 11部长篇小说。其中推出于21世纪的四部作品,成为她创作的新篇章,融入了诸多可供研究的新元素。就主题层面而言,莫里森对美国固有文化理念的批驳,成为其作品的新内涵。莫里森通过对黑人或白人的苦难遭遇、异化状态的描写,反映出美国例外主义的虚伪;美国梦的幻象;过度狂热的消费主义的弊病,使其作品更具当下性与全民性。同时,莫里森扩充了传统主题的内涵:在姐妹情谊主题中,莫里森不再仅仅强调姐妹团结的必要性,更着重讨论了姐妹情谊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主张尊重姐妹之间的差异。莫里森将孩童视为整个民族的未来。在关于孩童创伤的主题中,莫里森不再停留于展现儿童受创的时刻,而是对儿童进行长期关注,记录他们创伤后的身心发展,并探寻他们完成自我救赎的可能性,由此寻觅民族未来的希望。此外,一反男性人物在早期作品中的稀缺,在新世纪的作品里,莫里森丰富了男性人物的形象,具体描摹了男性转变的过程,由此突出了一种自我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因此,新世纪作品中的男性成长主题,是对承认、反思与超越自自我弱点的强调。在写作技巧上,莫里森将非裔美国文学中的传统形式与后现代技法相结合,使叙事技巧更加独特。非裔美国文学具有口语化特征,亨利·路易斯·盖茨提出的“言说者文本”理念,鲜明地体现在莫里森新世纪的作品中。直接话语、间接自由话语的运用以及通篇展现人物话语的方法,既呼应了黑人口述文学传统,又为文本增添了极大的表现力。此外,莫里森在新世纪作品中对传统的“呼唤与应答”模式进行的改造,为作品增加了元小说的色彩。无论是主题上,还是形式上的新元素,莫里森都侧重于探讨不同群体获得救赎与希望的方式,去寻找人们到达明天的途径。这些都为莫里森新世纪作品平添了温暖的色彩,体现了她的人文关怀与救世之心。

陈若谷[6](2016)在《边界的偏移与固守——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野心勃勃的宏阔文本,长篇小说形式所形成的话语模式不仅是结构和语言的有机组合,还是文化心理的能指符号,其发展和变化总是与人们生存境遇的发展变化和整体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面对近20年的现实和情境之变,形式的变与不变之间有一个充满了纠缠和悖逆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形式格局的张力之所在。形式一方面不断增加对于传统的碰撞,另一方面又要回到既有的格局中对自我进行阐释,其体现的意义并不是文本内部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而在于揭示文本结构和社会现实结构的平行关系。形式革新的意义就是要寻找一种可能的文化想象,打开被遮蔽着的现实,进而对自我加以新的指认。当叙述完成的时候,叙述的规则和文学的意义就已经被组织进了现代知识的框架,新世纪的长篇小说形式上的种种蔚为大观的变化,正体现了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顾广梅,亓琰斐,翟雯,王雅楠,高冉,曾红飞,吕一姣,王肖燕,骆林林[7](2016)在《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现象面面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2014年10月27日18:00-22:00地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549教室顾广梅:今天请同学们来一起讨论一个重要的文学话题: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的现象面面观,事先大家已经做了相关的阅读、观察和思考,期待通过这次学术对话将关于当下乡土文学创作的一些初步想法明确化、学理化,尽量拿出我们的基本结论和基本判断。选择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作为我们这次对话的中心议题,主要的学术考量前提在于乡土文学

陈若谷[8](2016)在《边界的偏移与固守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野心勃勃的宏阔文本,长篇小说形式所形成的话语模式不仅是结构和语言的有机组合,还是文化心理的能指符号。它不是一种封闭不变的叙事方式,而是一直在开放的状态中与现实生活对应并获得形式元素,其发展和变化总是同人们生存境遇的发展变化和整体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它们本身的存在就依赖于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表意功能。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都不可能靠着断层的累积获得延续,连续性永远是革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主潮,是更多的写作者在有意识地突破僵局,将自己的创作甩出秩序的链条,通常这种创新体现为多样的形式结构和语言风格,语词变形、意义再生的能力增强,节奏紧张密集令人眼花缭乱。面对近20年的现实和情境之变,形式的变与不变之间有一个充满了纠缠和悖逆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形式格局的张力之所在。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形式边界移动,裹挟着新鲜的质素和熟悉的气味。形式一方面不断增加对于传统的碰撞,另一方面又要回到既有的格局中对自我进行阐释。形式是历史化与个性化内在相互纽结的双重叙事,形式所体现的意义并不是文本内部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而在于揭示文本结构和社会现实结构的平行关系。形式革新的意义就是要寻找一种可能的文化想象,打开被遮蔽着的现实,进而对自我加以新的指认。形式的变化是小说艺术自律的需要,正是小说的无限可能性,向作家们发出邀约,让小说的固有形式成为了一种等待被打破的秩序。在偏移和固守之间,形式游走在体制与惯性的刀刃上,一边是开疆拓土的冲动与自由的永恒召唤,另一边矗立着历史的惯性和现代知识制度的冰冷现实。当叙述完成的时候,文学就不仅仅是读者与作者认识自我的媒介,也无疑被组织进入了一个现代知识的框架,文学的人文理想在现代世界的无物之阵里搁浅,这一次,作家们充当了末路的英雄,对这些焦虑一一回应。新世纪的长篇小说形式上的种种蔚为大观的变化,正体现了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作为一种虚构文体,小说有选择自我表达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文学仍旧是一个既可以关怀现实,又能满足无功利审美的艺术形式。新世纪长篇小说以其自由而深刻的特质,形成了一种充满了反思性的文学,帮助人们接近不同的存在可能性,而这正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能力之所在。

方塞军[9](2014)在《中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国民地理素养,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地理教育改革要落实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地理教学的核心载体是地理教科书,传统的地理教科书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的教而编制,缺少对学生的考虑。日益显现出其培养的人才缺乏个性和创造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科书不仅要成为教师教的“教材”,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学材”。也就是说,地理教科书不仅要“可教”,更要“可学”。当前,地理教科书体现更多的是教材性,学材性不足。所以笔者在“可教”的基础上,倡导“可学”。地理教科书的“可学性”是指吸引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属性。其具体表现为理念的先进、内容的合理、栏目的有效、版式的精美、叙述方式科学等方面。本文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先就研究背景(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地理教科书发展背景)、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研究方案(目标、内容、关键问题、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创新之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规划。第二,再进一步界定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的概念,剖析其理论基础。第三,分析其表现与意义。意义主要表现在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完善教师的教材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充分认知地理教科书的“可学性”。第四,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为例对“可学性”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在编制方面的不足。例如学材观渗透不足、内容素材较为落后、编排结构趋于学科化。第五,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可学性”视角的高中地理教科书编写方法:控制教学内容难度、实现图文互补互证、深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知识经验、改变教科书的表述方式、先行组织者策略、凸显人地关系主线、设计教科书使用的弹性。第六,将研究的结论进行梳理,并分析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蔡海波[10](2007)在《儿童音乐电视歌曲的艺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音乐电视歌曲,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拍摄儿童音乐电视而创作的歌曲。它既属于儿童歌曲范畴,又得纳入电视形式的轨道,是儿童歌曲的电视艺术化。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外,还要遵循儿童音乐电视的创作规律,进一步深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音乐品种。在儿童电视的其他艺术形式中,音乐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状态,而在儿童音乐电视中,音乐则居主导地位。也就是

二、写在新世纪的开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在新世纪的开篇(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3)《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从“纪实”到“非虚构”
    (一) “纪实”的肇始
    (二) 流变的“中间物”
    (三) “非虚构”的再出发
        1.2010 年: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
        2. “我”观“纪实”与“非虚构”
二、 举重若轻:以文学的名义寻求“共名”
    (一) 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引导
        1. 文学希望把方向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外部政治宣传
        2. 文学希望把新鲜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内部编辑实践
    (二) 为人民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诉求
        1. 人民需要文学的力量:“纪实”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2. 人民需要文学的温度:“非虚构”品格重建作家追求
三、 深入浅出:借“民间”演绎“无名”
    (一) 从大到小的“人”
        1. “人”的失落与回归
        2. 躲避崇高:从英雄到凡人
    (二) 以小见大的“史”
        1. 自上而下的介入角度
        2. 自下而上的反思立场
四、 删繁就简:“向内转”之后的出走
    (一) 沟通现实的积极姿态
        1. 关怀:文章合为时而着
        2. 行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 打破规则的大胆探索
        1. 超越虚实之辨
        2. 突围文体之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作品统计表
后记

(4)《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意象(一)——“影”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意象(四)——黑斑、黑洞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1. 时间与黑暗
        2. 空间与黑暗
        三、黑暗与人事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二、远因:从“无明”始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人名索引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和自己对话—托妮·莫里森21世纪作品中的新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文本创作背景
    (一) 多元趋势下的时局风貌
    (二) 女性主义文化-文学思潮发展
    (三) 作家创作理念与早期作品特色
二、新颖内涵初现:批驳文化理念
    (一) 揭露例外主义的虚伪
    (二) 打破美国梦的幻象
    (三) 反思消费主义的狂热
三、传统主题扩充:展现普世关怀
    (一) 姐妹情谊:尊重个体差异
    (二) 孩童创伤:探寻疗救方式
    (三) 男性成长:完成自我超越
四、叙事技法求新:增强言说力度
    (一) 言说者文本的运用
    (二) 呼唤与应答模式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边界的偏移与固守——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间:断崖上的失序和变速
    (二)空间:能指的浮桥
    (一)文体和语体的镶嵌组合
    (二)晕染与喷泄:多种语言风格的并存
    (一)文体意识重振旗鼓
    (二)表述的困境
    (三)小说的边界问题
结语

(7)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现象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面现实:新世纪乡土文学提出问题的方式
二、历史荒诞:新世纪乡土文学反思品格的生成
三、土滋土味:新世纪乡土文学审美魅力的源泉

(8)边界的偏移与固守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的形式风景
    1.2 长篇小说形式的纵深寻觅
    1.3 本文的讨论目的和方法
第2章 叙述的时空结构
    2.1 时间断崖上的失序和变速
        2.1.1 时间与意义的轮回
        2.1.2 线性时间的让渡:重组、循环与倒流
        2.1.3 慢时间、碎生活
    2.2 空间:能指的浮桥
        2.2.1 空间视角化并置
        2.2.2 逼仄的心理世界
        2.2.3 空间的自由跨界
        2.2.4 漂浮的真空
第3章 小说的体例与风格
    3.1 文体和语体的镶嵌组合
        3.1.1 文体腾挪与互渗
        3.1.2 方言运用:拓展文学表达的空间
    3.2 晕染与喷泄:多种语言风格的并存
        3.2.1 张力:逾越的潜流
        3.2.2 狂欢化氛围:语言放肆、粗鄙
        3.2.3 民间与本土:弥散和绵延的力量
第4章 形式背后的深意
    4.1 文体意识重振旗鼓
        4.1.1 形式的调整
        4.1.2 新的心灵寻找新的形式
    4.2 表述的困境
        4.2.1 现实的认识难度
        4.2.2 历史的表意危机
    4.3 小说的边界问题
        4.3.1 形式,作为小说的边界化力量
        4.3.2 知识制度的反叛动力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1.1 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案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0.3.4 研究方法
        0.3.5 技术路线
        0.3.6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0.3.7 研究的创新之处
        0.3.8 预期的进展和成果
1. 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的概述
    1.1 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相关概念界定
        1.1.1 “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
        1.1.2 “教材”与“学材”的关系
        1.1.3 教科书“可学性”的含义
    1.2 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的理论基础
        1.2.1 地理教材论基础
        1.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3 后现代课程理论
        1.2.4 主体教学理论
        1.2.5 教育心理学理论
    1.3 本章小结
2. 地理教科书“可学性”表现与意义
    2.1 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的表现
        2.1.1 编制理念的“可学性”
        2.1.2 内容选取的“可学性”
        2.1.3 内容组织的“可学性”
        2.1.4 内容表述的“可学性”
    2.2 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的意义
        2.2.1 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
        2.2.2 完善教师的教材观念
        2.2.3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2.4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2.5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3 本章小结
3.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的现状分析
    3.1 基于文本的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现状分析
        3.1.1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1.2 教科书的编排设计
        3.1.3 教科书对学习的引导
    3.2 基于问卷调查的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现状分析
        3.2.1 问卷调查及结果展示
        3.2.2 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4. 基于“可学性”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科书编写方法
    4.1 控制教学内容难度
        4.1.1 多方面选取教科书内容
        4.1.2 删去繁难偏旧的内容
    4.2 实现图文互补互证
        4.2.1 合理布局图像的位置
        4.2.2 设置适当的图像类型
        4.2.3 文字表述亲切生动
    4.3 深化教学活动的设计
        4.3.1 灵活搭配活动栏目
        4.3.2 有效把控活动难度
    4.4 贴近学生知识经验
        4.4.1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4.4.2 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
    4.5 改变教科书的表述方式
        4.5.1 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
        4.5.2 按照地理教学的实际逻辑
    4.6 先行组织者策略
    4.7 凸显人地关系主线
        4.7.1 自然要素的论述落实到人文方面
        4.7.2 人文要素的描述定位到可持续发展视角
    4.8 设计教科书使用的弹性
        4.8.1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4.8.2 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存在问题
        5.2.1 调查问卷的样本偏小
        5.2.2 策略的有效性难以验证
        5.2.3 研究能力和时间的局限
    5.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写在新世纪的开篇(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D]. 吴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5]和自己对话—托妮·莫里森21世纪作品中的新元素[D]. 王彦为.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边界的偏移与固守——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J]. 陈若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现象面面观[J]. 顾广梅,亓琰斐,翟雯,王雅楠,高冉,曾红飞,吕一姣,王肖燕,骆林林. 百家评论, 2016(03)
  • [8]边界的偏移与固守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D]. 陈若谷. 山东大学, 2016(02)
  • [9]中地理教科书“可学性”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D]. 方塞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10]儿童音乐电视歌曲的艺术特征研究[J]. 蔡海波. 中国电视, 2007(09)

标签:;  ;  ;  ;  ;  

写于新世纪之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