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吗?

人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吗?

一、人类是否向前迈了一大步(论文文献综述)

金光旭[1](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诸琳[2](2021)在《3-6岁业余艺术体操学员动作技能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程焕杰[3](2021)在《动物福利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基于杭州市生猪养殖主体的实地调研》文中研究说明

李达[4](2021)在《马克思关于科技的社会作用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白莉莉[5](2021)在《论洛克财产权理论的起源与限制》文中研究表明

刘家雨[6](2021)在《习近平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尚昭[7](2021)在《几类具有双线性刺激项的肿瘤免疫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正越来越多地侵入人们的生活,癌症的高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众多困扰。而癌症这一疾病归根结底是由于肿瘤(特指恶性肿瘤)导致的,也可以说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肿瘤免疫治疗是研究肿瘤治疗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研究人体内肿瘤细胞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本文建立了三类具有双线性刺激项的肿瘤免疫模型。首先假设肿瘤细胞对效应细胞具有双线性刺激率和饱和抑制率,建立了肿瘤细胞和效应细胞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稳定性理论讨论了无瘤平衡点和有瘤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用中心流形定理分析了该模型产生鞍结点分支的条件。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展示了模型复杂的全局动力学性态。其次在已构造的肿瘤免疫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反馈作用有时间滞后,建立了含双时滞的肿瘤免疫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非负性、有界性、以及平衡点的存在性;应用时滞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及Hopf分支理论,具体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以时滞τ1,τ2作为分支参数,讨论了模型产生Hopf分支的充分条件,发现了模型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开关现象,并且当有瘤平衡点不稳定时将会有周期解产生。最后在假设无效应细胞时,辅助细胞按Logistic模型增长,并且辅助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相互抑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效应细胞、肿瘤细胞和辅助细胞的常微分方程模型;运用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分支理论,具体分析了该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讨论了各个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及鞍结点分支产生的条件。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通过三维相图,准确直观地展示了模型复杂的全局动力学性态。该研究对治疗肿瘤具有指导性作用。

王博[8](2021)在《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的教材翻译与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种传统拳种,其风格刚猛迅捷,在内家拳中独具特色。不仅如此,形意拳还蕴含着诸如哲学、美学、医学等中华文化元素,形意拳外练武功,内练精神,吸引了愈来愈多国内外爱好者的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既是形意拳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也能够丰富对外汉语教学,以此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形意拳,并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但从教材翻译的角度看,形意拳的翻译作品不仅数量很少,而且翻译缺乏规范性,文化阐释不足,导致外国读者产生误读的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传播形意拳、促进对外汉语中的形意拳教学,规范与提高形意拳教材的翻译与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对外汉语为研究视角,以形意拳教材中的重点动作名称术语、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特殊句子等为翻译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手段,在文化关联的基础上对形意拳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翻译以及案例分析,并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形意拳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相关传播策略并进行教学设计。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形意拳及其教材简介。主要对形意拳进行介绍,并分析形意拳教材文本的特点、翻译的重点以及难点。第三部分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教材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功能学派翻译目的理论,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背景,分析形意拳教材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策略。第四部分《形意拳段位教程》的翻译案例分析。主要从词、短语、篇章三个层面分别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形意拳的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分析形意拳传播现状和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目的、途径和内容,形意拳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以及二者协同发展的策略,并进行教学设计。第六部分结语。总结全文观点,指出研究不足之处。

范怡帆[9](2021)在《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谈判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工智能的兴旺,电子商务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在线交易的频率和规模的增加,商家与客户之间的在线协商和沟通变得越来越频繁。因为它们无法实现谈判,也无法分析用户,因此难以针对特定用户更好地达成交易。在线交易谈判流程的自动化已逐渐成为商家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但是,现有的在线对话系统(例如淘宝上的阿里小蜜和京东的在线客户服务)无法很好地满足这样的需求。目前,一方面,自动谈判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谈判上,而对人机谈判的研究不多。另一方面,对话系统的研究人员很少关注自动谈判。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话系统的体系结构与自动谈判集成在一起,研发了一个人机谈判系统。它可以代替人工客服来处理许多重复性和多样化的谈判。它可以随时随地与多方进行谈判,从而显着提高谈判效率,并减少企业使用人工客服的成本。具体来说,我们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研发了一个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谈判系统。我们的系统能够应对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的不同出价方式,并采用动态谈判策略,提高谈判的效率。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我们综述了对话系统和自动谈判系统领域中的最新技术,比较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并建议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我们将强化学习与用户行为建模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谈判策略,这个策略让我们的谈判系统在谈判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来调整谈判策略;我们编写了对话语料和谈判语料库,采用fast Text算法训练识别人类意图的分类器,并且我们用基于特征词抽取的匹配算法来提取谈判对话中与价格相关的结构化信息;我们在微信小程序平台上实现人机谈判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分别从用户界面,对话理解,对话谈判管理和对话回应生成四个模块,并使用中文的自然语言与用户进行多轮谈判;我们进行了大量实验来分析我们的系统,通过分析意图识别模型的性能评估对话理解模块的性能,从系统谈判效率、对话成功率和公平性三个方面分析谈判策略的有效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研发的系统可以很准确地识别人类对手的意图,与人类对手进行谈判的效率、成功率以及公平性,大部分人类对手对我们的系统表示满意。本文设计和实现的人机谈判对话系统为研究对话系统和自动谈判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魏姿芃[10](2021)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40年间城乡要素快速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乡村受到城市发展要素的极大冲击,乡村问题愈演愈烈。为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涉农战略措施。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有效缓解乡村问题,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加剧乡村土地空废化、环境污损化、特色消亡化等问题,持续的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影响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协调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本文从景观格局演变的角度出发,以中南地区典型乡村——捞刀河畔乡村为对象,从中观视角出发探究近20年来,在国家涉农政策引导下,乡村大力发展时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建立了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及驱动力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影响程度的差异。以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地和未来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①分析框架的提出。结合现有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中观尺度及研究目的,建立乡村二级景观分类系统,构建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并结合景观指数法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的技术路线;②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从景观质心迁移、单一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转移矩阵、综合动态度、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景观水平指数变化等方面对2003、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进一步对2011、2013、2015、2017、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③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在驱动力分析模型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各驱动因子关系,寻找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探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驱动机制;④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以景观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因子作为切入点,结合乡村发展进程及研究期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将破碎化致因与乡村现存问题整体思考、联动分析,并给予建议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①提出一套针对乡村景观格局及驱动力研究的中观尺度研究框架;②建立主要驱动因子及乡村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平均气温因子、研究区总户数、研究区总人口数以及水库坑塘、农村居民点、耕地景观斑块面积是影响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乡村社会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革新和典型“乡村病”是影响研究区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③结合捞刀河畔乡村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旗帜,给予其景观格局视角下的相关建议与启示。

二、人类是否向前迈了一大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是否向前迈了一大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2.1.1 共同富裕
        2.1.2 现代化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7.3.4 文化体制改革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几类具有双线性刺激项的肿瘤免疫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内容安排
2 预备知识
3 具有双线性刺激率和饱和抑制率的肿瘤免疫模型的全局分析
    3.1 引言
    3.2 模型的非负性及其有界性
    3.3 定性分析
        3.3.1 平衡点的存在性
        3.3.2 平衡点的稳定性
    3.4 数值模拟
    3.5 小结
4 具有双时滞和饱和抑制项的肿瘤免疫模型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
    4.1 引言
    4.2 模型的基本性质
    4.3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4.4 数值模拟
    4.5 小结
5 具有Logistic项和饱和抑制项的肿瘤免疫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的基本性质
    5.3 定性分析
        5.3.1 平衡点的存在性
        5.3.2 平衡点的稳定性
    5.4 数值模拟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的教材翻译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形意拳的翻译研究方面
        1.3.2 形意拳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研究方面
        1.3.3 研究不足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形意拳及其教材简介
    2.1 形意拳简介
    2.2 形意拳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2.3 形意拳教材的语言特点
    2.4 形意拳教材的翻译难点
    2.5 形意拳教材的翻译重点
第三章 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教材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3.1 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教材翻译的原则
        3.1.1 目的性原则
        3.1.2 可接受性原则
        3.1.3 文化导向原则
    3.2 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教材翻译的方法
        3.2.1 音译法
        3.2.2 直译法
        3.2.3 意译法
        3.2.4 解释性译法
        3.2.5 合译法
        3.2.6 增译法
第四章 《形意拳段位技术教程》案例分析
    4.2 词的翻译
        4.2.1 动作术语词的翻译
        4.2.2 富有中国文化的词的翻译
        4.2.3 方向词的翻译
    4.3 句子的翻译
        4.3.1 短句的翻译
        4.3.2 谚语的翻译
        4.3.3 晦涩句子的翻译
    4.4 篇章的翻译
        4.4.1 保持篇章内容的一致性
        4.4.2 把握篇章的整体基调
第五章 形意拳的国际化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
    5.1 形意拳的国际化传播
        5.1.1 形意拳国际化传播的现状
        5.1.2 形意拳国际化传播的目的
    5.2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5.2.1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
        5.2.2 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和内容
    5.3 形意拳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5.3.1 形意拳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补充
        5.3.2 对外汉语教学是形意拳传播的重要途径
    5.4 形意拳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协同发展策略
    5.5 形意拳武术文化课设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形意拳段位技术教程》第三、四段位翻译(中英对照)
附录二 “形意拳体验日”活动策划方案
附录三 “形意拳体验日”活动责任分工表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谈判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动机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贡献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对话管理
        2.2.1 对话行为识别
        2.2.2 对话状态跟踪
        2.2.3 对话策略
        2.2.4 本节小结
    2.3 对话回应生成
        2.3.1 基于规则的方法
        2.3.2 基于知识的方法
        2.3.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2.3.4 基于生成式的特殊模型
        2.3.5 基于知识和深度学习的混合方法
        2.3.6 本节小结
    2.4 对话系统的评估
        2.4.1 评估基于任务的对话系统
        2.4.2 评估开放域对话系统
        2.4.3 基于学习的评估
        2.4.4 挑战
        2.4.5 本节小结
    2.5 强化学习
        2.5.1 简介
        2.5.2 Q学习算法
        2.5.3 本节小结
    2.6 人机谈判
        2.6.1 人机谈判必要性
        2.6.2 人机谈判策略
        2.6.3 谈判的相关方法
        2.6.4 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谈判
        2.6.5 本节小结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结构
    3.1 引言
    3.2 人机谈判对话系统框架
    3.3 系统模型定义
    3.4 系统主函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机谈判系统的用户界面
    4.1 引言
    4.2 用户界面的设计
        4.2.1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前端输入
        4.2.2 基于Flask框架的后台输出
    4.3 用户界面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谈判对话理解
    5.1 引言
    5.2 对话理解的方法
        5.2.1 基于特征词抽取的匹配算法
        5.2.2 基于fast Text的意图识别
    5.3 对话理解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对话谈判管理
    6.1 引言
    6.2 对话谈判管理的原理
        6.2.1 用户行为建模
        6.2.2 基于Q学习的谈判策略
        6.2.3 基于Q学习与用户行为建模的谈判策略
    6.3 对话谈判管理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谈判回应生成
    7.1 引言
    7.2 基于模板匹配的回应生成方法
    7.3 对话回应生成的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谈判示例与分析
    8.1 引言
    8.2 谈判示例展示
    8.3 谈判成功示例分析
    8.4 谈判破裂示例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系统评估
    9.1 引言
    9.2 意图识别模型的性能
    9.3 价格谈判的衡量指标
    9.4 用户满意度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束语
    10.1 总结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意图识别模型的部分训练语料
    A.1 问候意图类部分语料
    A.2 商品询问意图类部分语料
    A.3 谈判破裂意图类部分语料
    A.4 谈判成功意图类部分语料
附录B 部分回复模板
    B.1 问候类部分回复模板
    B.2 商品询问类部分回复模板
    B.3 谈判成功类部分回复模板
    B.4 谈判破裂类部分回复模板
    B.5 价格谈判类部分回复模板
读硕期间获得的成果与奖励
致谢

(10)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1.3.1 相关理论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4.2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4.3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现状
        1.4.4 研究进展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展望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展望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实地调查法
        1.6.3 模型分析法
        1.6.4 统计分析法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道路交通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
        2.1.5 社会概况
        2.1.6 经济发展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概况
        2.3.2 景观分类系统
        2.3.3 数据处理
        2.3.4 景观动态变化模型
        2.3.5 景观格局指数
        2.3.6 驱动力分析模型方法
3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
    3.1 景观质心分布动态变化
    3.2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3.3 景观类型动态转移
        3.3.1 2003-2011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3.3.2 2011-2019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3.3.3 综合动态度分析
    3.4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4.1 2003-2019斑块类型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3.4.2 2003-2019景观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
    4.1 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4.2 捞刀河畔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取及处理
    4.3 驱动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4.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4.5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4.5.1 对整体关联矩阵及关联序分析
        4.5.2 对各景观指数关联序分析
    4.6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4.6.1 国家政策因素
        4.6.2 自然环境因素
        4.6.3 社会经济因素与地类因素
        4.6.4 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变化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
    5.1 捞刀河畔乡村现存主要问题
        5.1.1 研究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5.1.2 主要问题
        5.1.3 解决思路
    5.2 建议与启示
        5.2.1 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
        5.2.2 综合整治乡村土地要素
        5.2.3 融合提升乡村产业要素
        5.2.4 升级优化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联动镇域美丽乡村整合发展
        5.2.5 确定乡村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人类是否向前迈了一大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2]3-6岁业余艺术体操学员动作技能测评研究[D]. 诸琳.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3]动物福利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基于杭州市生猪养殖主体的实地调研[D]. 程焕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4]马克思关于科技的社会作用思想研究[D]. 李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论洛克财产权理论的起源与限制[D]. 白莉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习近平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研究[D]. 刘家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几类具有双线性刺激项的肿瘤免疫模型分析[D]. 尚昭.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8]对外汉语视角下形意拳的教材翻译与教学研究[D]. 王博. 山西大学, 2021
  • [9]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谈判系统[D]. 范怡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10]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魏姿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人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