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

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

一、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学峰,王然,刘晓辉,郇秀荣[1](2021)在《酸化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酸化剂在畜禽生产过程中具有提高饲料消化率、促进畜禽生长的优良性能,在饲料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饲料酸化剂的种类特性以及在猪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肖军[2](2020)在《探析酸化饲料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认为酸化剂是饲料工业中极为常见的饲料添加剂,特别是在幼龄动物饲粮中使用以达到抗腹泻和促进健康的目的。鉴于目前养殖业滥用饲料添加剂造成的各种危害,各国纷纷寻找能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安全、绿色、不污染环境的新饲料添加剂。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酸化剂产品的成分构成、添加剂量、动物种类、生理阶段、饲养条件和配方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酸化剂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当值得广大养殖户的重视。

唐延天,邓盾,李贞明,余苗,陈卫东,马现永[3](2020)在《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减排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畜禽养殖场恶臭来源多样,成分复杂,随着畜禽养殖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粪便污染日益严重。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畜禽养殖行业应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为了降低粪污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畜的危害,对畜禽粪污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及减排调控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恶臭气体的来源和主要成分,以及恶臭气体的危害和消减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恶臭异位控制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认为微生物除臭技术在畜禽生产中优势明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并且除臭效果持久,微生物可以大大降解粪便中产生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消除养殖场内的臭味。虽然生物除臭法有许多优点,但是对某些高浓度恶臭物质的处理有一定局限性。为了促进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恶臭问题不能单靠某一种除臭技术,只有综合利用多种除臭技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陈历[4](2019)在《抗菌肽与酸化剂及其组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日粮中添加抗菌肽或酸化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提高日增重,缩短出栏日龄,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法系外三元商品猪在断奶后这一阶段出现的断奶应激,生长速度慢,腹泻等问题一直是饲养法系猪的企业想克服的难点。本研究将抗菌肽与酸化剂组合使用,与单独添加抗菌肽或酸化剂后的效果作对比,探讨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本研究旨在探索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似、胎次接近、泌乳性能相似的同品系母猪所产的24±1日龄的断奶仔猪16窝,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4窝,每窝10头猪,要求各组间日龄初始体重相近差异不显着。A、B、C、D组日粮中分别添加抗菌肽(品名:肽力生),添加抗生素,同时添加抗菌肽和抗生素,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时间为12天。结果表明:添加抗菌肽(品名:肽力生)后的效果与添加抗生素后的效果相近,均明显优于不添加任何药物的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抗菌肽(品名:肽力生)具有代替抗生素的作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有着积极的效用。试验二:本研究旨在探索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似、胎次接近、泌乳性能相似的同品系母猪所产的24±1日龄的断奶仔猪16窝,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4窝,每窝10头猪,要求各组间日龄初始体重相近差异不显着,按照猪场常规管理进行药物保健。A、B、C、D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kg/吨、2kg/吨、3kg/吨和无添加量的酸化剂(品名:速康酸),试验时间为14天。结果表明:C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均优于A、B、D组,差异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0.7%,采食量提高了 3.7%,料重比降低了 13.7%,只有在断奶仔猪的腹泻率上,添加不同剂量的酸化剂可以有效降低腹泻,但不存在线性关系。综上说明添加3kg/吨的酸化剂(品名:速康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提高效果最佳。试验三:本研究旨在探索将抗菌肽+酸化剂组合使用后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似、胎次接近、泌乳性能相似的同品系母猪所产的24±1日龄的断奶仔猪16窝,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4窝,每窝10头猪,要求各组间日龄初始体重相近差异不显着,此批试验猪不添加任何药物保健。A、B、C、D组日粮中分别添加抗菌肽、酸化剂、抗菌肽+酸化剂、无添加剂,试验时间为14天。结果表明:同时添加抗菌肽和酸化剂后日增重、采食量、腹泻率、料重比均显着优于单独添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 30.73%,采食量提高了 13.31%,腹泻率降低了 59.15%,料重比降低了 13.16%。综上所述,抗菌肽+酸化剂组合使用后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提高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抗菌肽或酸化剂的效果。

张雪洁[5](2019)在《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复合酸化剂(主要成分:乳酸、富马酸、柠檬酸、山梨酸、苹果酸等)替代抗生素(土霉素和杆菌肽锌)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6.03±0.04)kg的健康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都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均是10头猪。根据每头猪的体重和性别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每个处理组的初始体重没有差异,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添加了抗生素和0.2%氧化锌的饲料,试验1组饲喂添加抗生素和0.2%复合酸化剂的饲料,试验2组饲喂添加0.2%复合酸化剂的饲料,试验3组饲喂添加0.4%复合酸化剂的饲料,试验4组饲喂添加0.2%复合酸化剂、粗蛋白降低1.5%的饲料,试验5组饲喂添加0.4%复合酸化剂、粗蛋白降低3%的饲料。整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试验期自断奶仔猪21-36日龄(计14天),第二阶段试验期为断奶仔猪37-50 11龄(共计14天),试验期为28天。在整个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腹泻状况。每个阶段结束后都称重,并在第一阶段结束时,即断奶仔猪36日龄时,从每个处理组中随机挑选3头,进行屠宰取样,采集仔猪的血液、肠内容物和空肠组织用于后期试验。主要测部分胃肠内容物pH值、胃肠中消化酶的活性、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空肠组织结构、空肠免疫细胞和肠道微生物。以探索复合酸化剂能否代替抗生素和氧化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为复合酸化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在断奶仔猪21-35日龄,试验1组断奶仔猪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说明仔猪采食同时添加抗生素和0.2%复合酸化剂的饲粮生长性能最好,酸化剂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照组和试验2组、试验3组的增重、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仔猪饲喂同时添加抗生素、氧化锌和添加0.2%、0.4%复合酸化剂的日粮,对其生长性能的效果没有显着差异。2.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断奶仔猪的胃内容物pH值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酸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酸的分泌。试验3组断奶仔猪胃蛋白酶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3组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糜蛋白酶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的绒毛长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饲粮中同时添加抗生素和复合酸化剂、添加0.4%复合酸化剂与添加抗生素和氧化锌相比,使仔猪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3.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断奶仔猪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都有降低的趋势,说明酸化剂对仔猪肾脏有保护作用,减少了肝脏损伤,虽然各组中仔猪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没有差异,但是添加了饲用了添加酸化剂日粮的仔猪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与同时添加了抗生素和氧化锌的仔猪相比有变低的趋势,这说明仔猪代谢酸化剂对仔猪肝脏的损伤与代谢抗生素造成的损伤相比有变弱的趋势。4.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1组和试验2组断奶仔猪盲肠段乳酸杆菌数量最多,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5组(P<0.05),试验1组断奶仔猪结肠段乳酸杆菌数量最多,且显着高于其他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酸化剂会使结肠和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增加,但是会因为粗蛋白的减少而有稍微的降低,在饲粮中添加0.2%的复合酸化剂,空肠和结肠中的双歧杆菌数量也会有增加的趋势,饲粮中同时添加抗生素和0.2%复合酸化剂的仔猪肠道中肠球菌的数量较低,说明复合酸化剂对仔猪部分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苗芷若[6](2018)在《复合酸化剂对蓝狐鲜饲料防霉效果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由于蓝狐鲜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较高,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极易发生氧化和变质,导致鲜饲料发霉腐败,使鲜饲料品质下降,而且还会产生霉菌毒素,引起动物腹泻、肠炎等消化疾病,甚至导致大批死亡,严重制约蓝狐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研究复合酸化剂对防止鲜饲料霉变和腐败的效果,以及蓝狐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筛选复合酸化剂最优水平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4种不同的酸化剂乳酸、磷酸、富马酸和柠檬酸,每种酸化剂选取3个不同水平进行复配。试验1组为对照组,试验2-10组以复配产生的9种试验制剂按0.5%的比例添加入500g蓝狐用鲜饲料中混合。分别测试不同组合条件下鲜饲料的pH值、饲料系酸力、挥发性盐基氮(TVBN)、酸价(AV)、过氧化值(POV)和菌落数。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可以降低试验样品的pH值和饲料系酸力,9组的综合效果最佳;TVBN的增长也降低了,说明复合酸化剂可以有效维持鲜饲料的新鲜度,以2组效果最佳;AV结果中,试验开始时各试验组AV值均高于对照组,3、5和10组AV值偏高。试验期内对照组的增长最多,但5组为负增长,10组基本不变。可能由于复合酸化剂产生大量的氢离子与试验中碱性试剂反应导致;试验开始时8组POV值偏高,呈负增长趋势。3和10组试验期末结果也明显偏高,且在试验期内POV增长也明显高于其他组。这可能是复合酸化剂引起鲜饲料酸性增强,使测定的结果不准确;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样品菌落数中,各试验组在0-2.5h试验期间增长速度均为最快,其中对照组的增长速度大于其他试验组,试验2.5h和5h期间对照组菌落数明显为最高。所以鲜饲料中添加复合酸化剂可以有效维持饲料新鲜度,抑制霉菌生长繁殖。根据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复合酸化剂的最优水平为乳酸、磷酸、富马酸和柠檬酸各为15%、5%、15%和15%。第二部分为饲养试验,将60只蓝狐随机分为2组,其中I组为对照组,II组为试验组饲喂添加0.5%复合酸化剂最优水平组合的饲粮。试验II组的采食量较I组显着提高了 0.8%(P<0.05),饲料转化率降低了 3.7%。复合酸化剂最优水平组合明显降低蓝狐的腹泻指数和腹泻率。且试验II组的腹泻率呈下降趋势,而试验I组基本不变。两组间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II组终末体重提高了 48.4%,而试验I组提高了 46.1%,两组差异显着(P<0.05)。而平均日增重(ADG)中,试验I组提高了2.31%,II组提高2.42%。试验II组较试验I组提高了 5.35g,差异极显着(P<0.01)。所以此试验筛选的复合酸化剂最优水平组合可以改善鲜饲料的适口性,提高蓝狐采食量、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并改善肠道健康,降低腹泻指数和腹泻率。

邓虹,代勇,刘晋渝[7](2016)在《饲料酸化剂中富马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的改进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饲料酸化剂中富马酸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研究,试验采用美国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50%磷酸-蒸馏水(体积比19)作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在优化色谱条件下,富马酸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1.26%(n=5)。该方法前处理更加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出峰更快,可作为饲料酸化剂中富马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新方法。

唐茂妍[8](2015)在《饲用富马酸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富马酸是最早应用到畜禽养殖中的有机酸之一,随着饲用酸化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富马酸在饲料和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文章综述了富马酸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彤[9](2015)在《复合型酸化剂的筛选及对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消化残渣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由三个子试验组成。通过本试验研究,为饲料生产添加合理比例的酸化剂提供帮助,对酸化剂可替代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揭示酸化剂在仔猪体内的作用机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酸化剂的规范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达到指导生产实践的目的。试验一:复合型酸化剂的筛选和特性的研究。本试验采用3×3析因设计,使用乳酸(或磷酸)、柠檬酸(或富马酸)及苯甲酸,分别配置成乳柠苯型(乳-柠-苯)、乳富苯型(乳-富-苯)、磷柠苯型(磷-柠-苯)、磷富苯型(磷-富-苯)四种复合酸化剂,测定不同配比条件下,仔猪日粮添加复合酸化剂后的pH值及酸结合力的变化,选出最优组合。测定最优复合酸化剂缓冲能力、缓释能力、及日粮加入复合酸化剂后电解质平衡。试验二:复合酸化剂的体外抑菌试验。通过平板打孔法测最小抑菌直径、96孔板法测最小抑菌浓度来研究复合酸化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试验三,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将添加不同酸化剂的仔猪日粮,放入调好特定pH值的模拟猪胃液和小肠液中,根据不同断奶日龄试验阶段的要求设定不同的消化条件,测定胃消化后食糜的pH值和小肠的食糜干物质、粗蛋白消化率及挥发性脂肪酸丁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当酸化剂的最佳添加比例乳柠苯型为(50%;20%;10%);乳富苯型为(50%;20%;10%);磷柠苯型为(50%;10%;10%);磷富苯型为(50%;10%;20%)时,四种复合型酸化剂的缓冲能力、缓释能力差异不显着(P>0.05)。日粮电解质平衡随着复合酸化剂添加浓度的升高有下降趋势(P<0.05),其中0.1%的磷富苯型、0.3%乳富苯型最低、0.5%的磷富苯型对日粮电解质平衡降低效果最明显(P<0.05),但对电解质平衡的降低水平符合断奶仔猪生长需要范围之内,不会对日粮正常电解质平衡构成破坏作用。2.四种复合酸化剂对常见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乳柠苯型和乳富苯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P<0.05);磷柠苯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P<0.05);磷富苯型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抑制效果最好(P<0.05)。乳柠苯型、乳富苯型酸化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 mg/mL、12.5 mg/mL;磷柠苯型酸化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最低为6.25 m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L;磷富苯型酸化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浓度最低为12.5 mg/mL,四种复合酸化剂对三种常见有害菌均高度敏感。3.随着复合酸化剂浓度的增加,胃肠内消化残渣的pH值明显下降(P<0.05)。其中添加0.5%的磷富苯型酸化剂对断奶后不同日龄仔猪胃内消化残渣pH值降低效果较好(P<0.01),添加0.5%的磷柠苯型酸化剂对断奶后1天、5天的小肠消化残渣pH值的降低有显着效果(P<0.05)。4.在仔猪料中添加复合酸化剂,能够显着提高仔猪小肠消化残渣中干物质消化率(P<0.05),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上升(P<0.05)。断奶后第1天,添加0.5%乳柠苯型酸化剂可显着提高仔猪小肠消化残渣中干物质消化率(P<0.05),且效果好于在第5天、12天、19天添加复合酸化剂。5.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复合酸化剂均能够显着提高仔猪小肠消化残渣中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粗蛋白消化率逐渐提高(P<0.05)。添加0.5%的磷富苯型酸化剂对断奶后不同日龄仔猪小肠消化残渣中粗蛋白消化率有显着提高作用(P<0.05),并对断奶后1天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P<0.05)。6.复合酸化剂能够显着提高仔猪小肠消化残渣中丁酸含量(P<0.05),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P<0.05),但随着断奶日龄的增加,丁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其中添加0.5%的乳柠苯型酸化剂可显着提高断奶后第1天、5天的小肠消化残渣中丁酸含量(P<0.05)。

王彤,刘显军,陈静,王金旭[10](2014)在《对饲料酸化剂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用甲酸钙和丙酸钙作为饲料的防霉剂开始,对我国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述。针对饲料酸化剂存在的质量鉴定标准不一、生产设备落后、添加过量破坏动物体内酸碱平衡的程度及是否会诱发其他病变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建立饲料酸化剂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长期使用是否导致基因突变等实验研究和如何使饲料酸化剂使用效果稳定的4个建议,并预测饲料酸化剂将向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和保健性饲料酸化剂两个方向发展。

二、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酸化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酸化剂的种类及特性
    1.1 单一成分酸化剂
    1.2 复合成分酸化剂
2 酸化剂的应用及机理简析
    2.1 提高消化率,减少仔猪不良腹泻
    2.2 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2.3 促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
    2.4 酸化剂可以防霉、防腐和抗氧化
3 酸化剂的选择
    3.1 固体酸化剂
    3.2 液体酸化剂
4 小结

(3)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减排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1.1 主要成分
    1.2 主要危害
        1.2.1 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1.2.2 对环境的危害
2 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减排控制技术
    2.1 恶臭异位控制技术
        2.1.1 物理除臭技术
        2.1.2 化学除臭技术
        2.1.3 生物除臭技术
    2.2 恶臭原位控制技术
        2.2.1 体内调控剂
        (1)物理调控剂:
        (2)生物调控剂:
        2.2.2 体外除臭剂
        (1)物理除臭剂:
        (2)化学除臭剂:
        (3)生物除臭剂:
3 问题与展望

(4)抗菌肽与酸化剂及其组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生猪养殖业现状与前景
        1.1 猪肉
        1.2 我国生猪养殖的进展
        1.3 我国生猪养殖的前景
    2 抗菌肽的研究
        2.1 抗菌肽的简介
        2.1.1 抗菌肽的性质
        2.1.2 抗菌肽的来源
        2.1.3 抗菌肽的功能
        2.2 抗菌肽的应用
        2.2.1 抗菌肽在医学上的应用
        2.2.2 抗菌肽在食品上的应用
        2.2.3 抗菌肽在畜禽上的应用
    3 酸化剂的研究
        3.1 酸化剂的简介
        3.1.1 酸化剂的性质
        3.1.2 酸化剂的发展历史
        3.1.3 酸化剂的分类
        3.2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
        3.3 酸化剂的发展趋势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内容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影响
        2.2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2.3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诱食性的影响
        2.4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料重比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内容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酸化剂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影响
        2.2 酸化剂对断奶仔猪诱食性的影响
        2.3 酸化剂对断奶仔猪料重比的影响
        2.4 酸化剂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抗菌肽和酸化剂组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内容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菌肽和酸化剂组合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影响
        2.2 抗菌肽和酸化剂组合对断奶仔猪诱食性的影响
        2.3 抗菌肽和酸化剂组合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2.4 抗菌肽和酸化剂组合对断奶仔猪料重比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仔猪的断奶应激及早期解决方法
    1.2 抗生素在断奶仔猪上的使用现状及危害
    1.3 氧化锌在畜禽生成中的应用与隐患
    1.4 有机酸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应用
        1.4.1 乳酸
        1.4.1.1 乳酸的理化特性
        1.4.1.2 乳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4.2 富马酸
        1.4.2.1 富马酸的生理功能
        1.4.2.2 富马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4.3 柠檬酸
        1.4.3.1 柠檬酸的用途
        1.4.3.2 柠檬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4.4 山梨酸
        1.4.4.1 山梨酸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1.4.4.2 山梨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4.5 苹果酸
        1.4.5.1 苹果酸的作用与功能
        1.4.5.2 苹果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动物与分组
    3.3 主要试验仪器
    3.4 测定指标
    3.5 生理生化指标:
    3.6 空肠组织结构
    3.7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定量检测
    3.8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胃肠内容物pH值的影响
    4.3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4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血清指标的影响
    4.5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空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4.6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空肠免疫细胞的影响
    4.7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5 讨论
    5.1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5.2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肠道与胃肠内容物pH值的影响
    5.3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5.4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5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空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5.6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空肠免疫细胞的影响
    5.7 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6)复合酸化剂对蓝狐鲜饲料防霉效果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蓝狐饲料的研究
        1.2.1 蓝狐的消化特点
        1.2.2 蓝狐的营养需要
        1.2.3 蓝狐饲料的种类
    1.3 饲料酸化剂
        1.3.1 酸化剂的概念
        1.3.2 酸化剂的种类
        1.3.3 酸化剂的作用及机理
        1.3.4 饲料酸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1.3.5 饲料酸化剂在毛皮动物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供试动物
        2.1.1 酸化剂添加量预试验
        2.1.2 试验设计
        2.1.3 供试动物
    2.2 试验日粮
    2.3 酸化剂的选择
    2.4 复合酸化剂的配比
    2.5 饲养方法
    2.6 测试方法
        2.6.1 pH值
        2.6.2 饲料系酸力
        2.6.3 挥发性盐基氮(TVBN)
        2.6.4 酸价(AV)
        2.6.5 过氧化值(POV)
        2.6.6 平板菌落计数法
        2.6.7 生产性能指标
    2.7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酸化剂配比
        3.1.1 pH值和饲料系酸力
        3.1.2 挥发性盐基氮(TVBN)
        3.1.3 酸价(AV)
        3.1.4 过氧化值(POV)
        3.1.5 菌落数
        3.1.6 最优水平组合
    3.2 饲养试验
        3.2.1 采食量
        3.2.2 腹泻指数和腹泻率
        3.2.3 饲料转化率
        3.2.4 平均日增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饲料酸化剂中富马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高效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2 试验方法
    2.1 标准品的制备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精密度实验
    2.4 稳定性实验
    2.5 重复性实验
    2.6 回收率实验
3 试验结果
    3.1 标准品
    3.2 精密度
    3.3 稳定性
    3.4 重复性
    3.5 回收率
4 讨论
5 小结

(8)饲用富马酸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富马酸的特性
    1.1 富马酸的理化特性
    1.2 富马酸的生物学特性
2 富马酸对畜禽养殖的影响
    2.1 富马酸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富马酸对消化道食糜p H的影响
    2.3 富马酸对消化道发酵产物的影响
    2.4 富马酸对消化道微生物的影响
3 富马酸的应用前景

(9)复合型酸化剂的筛选及对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消化残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酸化剂的种类
    1.2 酸化剂的作用原理研究
    1.3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饲料酸化剂的发展趋势研判
    1.5 创新点及建议
    1.6 体外模拟试验
第二章 复合酸化剂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复合酸化剂体外抑菌试验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复合酸化剂对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消化残渣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对饲料酸化剂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饲料酸化剂发展简述
2 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2.1 建立饲料酸化剂质量评价体系
    2.2 采用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
    2.3 加强饲料酸化剂的实验研究
    2.4 提高饲料酸化剂的稳定性
3 饲料酸化剂的发展趋势
    3.1 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将成为饲料酸化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3.2 保健性饲料酸化剂将会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4 结束语

四、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酸化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J]. 赵学峰,王然,刘晓辉,郇秀荣.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5)
  • [2]探析酸化饲料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 肖军. 湖南饲料, 2020(05)
  • [3]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减排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唐延天,邓盾,李贞明,余苗,陈卫东,马现永.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4)
  • [4]抗菌肽与酸化剂及其组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D]. 陈历. 扬州大学, 2019(02)
  • [5]复合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D]. 张雪洁.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复合酸化剂对蓝狐鲜饲料防霉效果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 苗芷若.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饲料酸化剂中富马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的改进研究[J]. 邓虹,代勇,刘晋渝. 饲料博览, 2016(01)
  • [8]饲用富马酸的应用研究进展[J]. 唐茂妍. 饲料博览, 2015(12)
  • [9]复合型酸化剂的筛选及对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消化残渣的影响[D]. 王彤. 沈阳农业大学, 2015(12)
  • [10]对饲料酸化剂发展的思考[J]. 王彤,刘显军,陈静,王金旭.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4(05)

标签:;  ;  ;  ;  ;  

饲料酸化剂对畜禽保健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