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民族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一、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文锖[1](2021)在《清热愈溃汤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使用导师自拟的清热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通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予自拟清热愈溃汤+美沙拉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钙卫蛋白指标、临床疗效、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以及中医症候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的总有效率。结果:1.本研究方案一共纳入了病例70份,其中试验组脱落了3例,对照组脱落了2例,总共完成了65例,本研究的脱落率为7%。2.临床疗效:根据改良的Mayo评分得出的结果,对照组中进入临床有效率的病例为18例,临床有效率为55%,而进入临床缓解的病例为6例,临床缓解率为18%,进入缓解期的总有效率为73%。试验组中进入有效的病例为24例,临床有效率为75%,进入临床缓解的病例为6例,临床缓解率为19%,进入缓解期的总有效率为94%。试验组以及对照组相比较发现,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Mayo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各自与治疗前的指数对比显示P<0.01,且两组对比提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Baron粘膜等级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aron粘膜等级评分均有所好转,两组各自与治疗前的指数对比显示P<0.01,且两组对比提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粪钙卫蛋白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粪钙卫蛋白评分均有所好转,两组各自与治疗前的指数对比显示P<0.01,且两组对比提示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中医证候疗效: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达到痊愈的人数为1人,显效的为6人,有效的为19人,无效的为7人,而试验组达到痊愈的人数为3人,显效的为21人,有效的为6人,无效的为2人,两组相比较以后提示P<0.01,说明清热愈溃汤+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以美沙拉嗪为主的西医治疗方案。6.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明显好转,各项症状评分对比治疗前结果均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较,经数据分析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对比结果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热愈溃汤+美沙拉嗪和以美沙拉嗪为主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均有效果,但是清热愈溃汤配合美沙拉嗪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改良的Mayo评分;Baron粘膜等级评分;粪钙卫蛋白指数;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中医症状中效果更优越。

孙屿昕[2](2021)在《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证据图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文献角度梳理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现况,理清现有干预措施种类及结局指标类型,了解临床对该病研究侧重点,确定待加强研究领域,为学者开展领域内研究提供参加依据。2.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进行疗效评价与排序,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研究一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nae Library从建库至2021.03(更新检索时间)。纳入不同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干预措施包括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疗法,不区分剂型与给药途径;对照措施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不做限制;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安全性结局、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血液指标、电子肠镜表现、肠道菌群。研究采用Mapping review研究方法绘制纳入研究的证据分布情况,并使用AMSTAR 2评估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报告质量。研究二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工作,分析其方法学和临床特征。研究三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0月收录的中成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贝叶斯框架下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偏倚风险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量表,使用Revman 5.3进行直接比较分析,使用ADDIS 1.16.5和STATA 16软件进行网状间接比较分析,对每个结局指标绘制网状结构图和Rank排序图,寻求当前最佳治疗方案。研究方案于2020年10月注册于PROSPERO平台(CRD420213867)。结果研究一纳入73项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报告质量都为极低。1.4%(1/73)系统评价受试者限定为疾病活动期,1.4%(1/73)系统评价受试者为缓解期,1.4%(1/73)系统评价受试者为非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爆发期,13.7%(10/73)系统评价不限制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其他研究未对受试者病情做明确限定。46.6%(34/73)系统评价的干预措施仅为中医药干预,其余均为中西医结合干预。干预措施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灌肠、栓塞纳肛、静脉注射、穴位贴敷、超声诱导。对照措施通常包括西医临床一线用药,如美沙拉秦、柳氮磺胺吡啶、激素制剂、肠道益生菌、安慰剂等。没有研究使用空白对照。58.9%(43/73)的研究报告了有基金支持,39.7%(29/73)的研究未报告受试者的诊断标准。研究二纳入410项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5727名受试者。方法学特征方面,单中心试验占比最多(337/410,82%),10.9%(45/412)试验未报告研究对象来源,双中心的试验有18项,3中心试验7项,4中心试验1项,9中心试验1项,13中心试验1项,18中心试验1项。5.1%(21/410)试验对患者或研究者进行盲法,没有试验报告结局评价人员相关盲法信息。1.7%(7/410)试验进行了随机分配隐藏。64.9%(266/410)试验未报告详细的随机序列生成方法,29.5%(/121/410)使用简单随机方法,其中随机数字表法是最常用的(n=109),随机抽签法(n=9),抛硬币法(n=1),有1项试验仅报告使用简单随机未说明具体方法;另外还包括中央随机法(n=3)、软件随机(n=13)、区间随机法(n=1)。有1项试验报告了样本量估算。0.5%(2/410)试验报告有方案注册。8.5%(35/410)试验报告了存在缺失数据,27.1%(111/410)试验报告有基金支持。平均样本量为(84.2±40.3)例。临床特征方面,59.3%(243/410)试验针对活动期UC患者,2.2%(9/410)试验针对缓解期患者,1项试验针对活动期+缓解期患者,其余38.3%(157/410)未报告疾病分期情况。涉及干预措施265种,其中中成药21种。有3种干预措施的试验超过10项,包括18种中药剂型。干预组中的中药给药途径包括7种,频率前三依次是口服(n=214)、灌肠(n=128)、口服结合灌肠(n=86),其次为药物纳肛(n=4)、静脉点滴(n=1)、口服结合贴敷(n=1)、口服结合静脉点滴(n=1)。纳入研究报告最多的结局指标是临床综合疗效指标,其次为安全性结局、中医症状评分等。研究三纳入33项中成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涉及2862例,其中男性受试者多于女性受试者(男性1209例,女性960例),每组的基线特征在特征方面具有可比性。33篇RCT中,42.4%(14/33)的试验没有报告随机数字生成的方法。三项研究实施了双盲。没有试验对结局统计分析人员实施盲法。18.2%(6/33)的试验得到了资金支持。研究共涉及19种干预措施,多数为中成药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单独应用中成药的研究较少。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脓血便/腹痛消失率方面使用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可能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并且安全性可能优于其他干预措施;在腹泻消失率/里急后重消失率方面使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可能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结论关于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数量较多,方法学和临床特征的报告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整体研究质量偏低,并且对照措施采用安慰剂的研究较少,目前得出的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阳性结果结局指标尚不能被视为确证性结论。领域内涉及干预措施范围较广,需要关注对于缓解期患者的药物干预及卫生经济学、生命质量、安全性指标等结局指标的报道,有针对性的开展数量更多、方法学设计更严谨、研究报告质量更高的临床研究。

贺潇月,谢钧[3](2021)在《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溃疡性结肠炎是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西医治疗方法多样。通过检索近15年来,少数民族医药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献报道,总结民族特色内外治疗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杨振斌,邱伟,王庆娜,徐致君[4](2020)在《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灌肠疗法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病因目前尚不明确。UC属中医学"湿热痢""休息痢""泄泻"等范畴。 UC的病因、发病机制等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治疗方法及疗效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即使近年来新的生物制剂和粪菌移植等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对UC治疗成功率仍无明显突破,如何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还需继续研究。

马成红,段忠玉,张光云,陈普[5](2020)在《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概况》文中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该病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现代难治病之一。少数民族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疗效、安全低毒的优势,为充分挖掘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文章整理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及壮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以期从少数民族医药中探寻更多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防治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张彩凤[6](2020)在《湘西地区71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七年间湘西地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探讨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总结本地区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湘西州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9年1月间确诊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并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人群特征:我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确诊炎症性肠病住院人数为7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47例,克罗恩病24例。溃疡性结肠炎男女比为1.04:1,克罗恩病男性多于女性(3.8:1),炎症性肠病发病年龄为13~78岁不等,两病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3,P=0.022)。湘西地区炎症性肠病患者民族有苗族、汉族、土家族,其中苗族、土家族占比例最高(均为38.0%),其次为汉族(23.9%)。溃疡性结肠炎平均年龄为43.3+13.2,克罗恩病平均年龄为36.1+16.1,两组平均年龄单独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6,P=0.192,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七年间发病人数大致无变化,克罗恩病患者有增加趋势,炎症性肠病总体发病人数无明显增加。2012年-2018年炎症性肠病粗发病率在0.196/10-0.550/10万之间波动,2012年-2018溃疡性结肠炎粗发病率为0.078/10-0.392/10万之间波动,2013年-2018克罗恩病粗发病率为0.078/10-0.265/10万,有逐渐上升趋势。2、肠道手术史: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手术史3例(6.4%),克罗恩病肠道手术史7例(29.2%),克罗恩病组:溃疡性结肠炎组为2.3:1,克罗恩病组肠道手术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1,p<0.005)。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克罗恩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体重减轻。两组症状单独比较后发现腹痛、腹胀、里急后重、发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便、腹泻、体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罗恩病组并发症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4,P<0.05)。4、实验室指标:溃疡性结肠炎组: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HGB为(100.5±8.3)g/L,男性为(104.4±13.7)g/L,男性女性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2,P>0.05)。克罗恩病组:女性克罗恩病患者HGB为(91.0±0.00)g/L,男性为(104.4±14.8)g/L,男性女性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P<0.05)。溃疡性结肠炎组疾病活动度评分与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r=0.500,P<0.05),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呈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无相关性(P>0.05)。克罗恩病组疾病活动度评分与C反应蛋白(r=0.237,P<0.05)、红细胞沉降率(r=0.348,P<0.05)呈正相关,与白蛋白(r=-0.187,P<0.05))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白细胞无相关性(P>0.05)。克罗恩病组炎症指标CRP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48,P<0.05)。5、临床表型、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为28例,复发型为19例。病变范围按蒙特利尔分型:以左半结肠型(E2)为主。以轻中度为主。克罗恩病组按蒙特利尔分型,17-40岁(A2)患者数最多,病变部位以结肠型(L2)及回结肠型(L3)最多见,病变行为以非狭窄非穿透型(B1)为主,严重程度以及轻度活动期为主。6、肠镜及病理表现:肠镜表现炎症性肠病主要有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为主,克罗恩病肠镜下可见特征性铺路石结节改变。溃疡性结肠炎组病理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性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慢性炎、糜烂、隐窝脓肿形成、腺体增生,克罗恩病组主要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糜烂、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溃疡形成。7、治疗:71例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组及克罗恩病组主要以氨基水杨酸治疗为主,其次是激素。8、随访:随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失访10例,死亡1例。克罗恩病患者24例,失访6例,死亡1例,死于穿孔后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组院外使用美沙拉嗪、美沙拉嗪+激素、中药为主,无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克罗恩病组患者,院外使用美沙拉嗪为主,少部分其中使用激素、硫唑嘌呤、手术、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从率43.2%;克罗恩病患者依从率41.2%。54例随访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缓解稳定期11例(20.4%),有效好转33例(61.1%),加重恶化10例(18.5%)。依从性与预后转归有相关性(χ2=10.688,P=0.01)。结论:1、湘西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七年间发病人数大致无变化,克罗恩病发病人数有增加趋势,湘西地区炎症性肠病粗发病率呈较低水平,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2、溃疡性结肠炎以轻中度活动期多见,左半结肠受累为主;克罗恩病活动性以轻度为主,受累病变部位以回结肠型和结肠型为主。3、美沙拉嗪是湘西地区治疗炎症性肠病使用率最高的药物,克罗恩病患者手术率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患者的依从性影响患者的预后转归。

罗清华[7](2019)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趋西化,在我国此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需要引起重视。当前治疗手段及药物以西药为主,可部分缓解症状,但药物要长期服用,药物费用昂贵,患者依从性不佳,疾病复发率高,这些因素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困难。中医药作为另一种治疗途径,其价格低廉,有些时候能发挥奇效,方式多种多样,壮医药线点灸作为少数民族医药,具有一定的医疗特色,值得去研究。研究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美沙拉嗪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诊治提供指导依据。研究方法:参照中西医相关诊断标准,选取江西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部60名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为点灸组与对照组。点灸组用壮医药线点灸选天枢(双侧)、大肠俞(双侧)、上巨虚(双侧)、阴陵泉(双侧)、中脘,每穴每日点灸一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d,共计4个疗程。此外兼服美沙拉嗪,每次4片,剂量为1g,每日3次,疗程同上。对照组则单纯服用美沙拉嗪。治疗后通过临床总体疗效、Mayo活动指数、中医症候积分、结直肠镜下黏膜积分来评估疗效,相关数据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此次研究中,分为点灸组和对照组。点灸组治疗包括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美沙拉嗪,对照组则单纯服用美沙拉嗪,疗程结束观察症状恢复情况。治疗前两组在性别通过卡方检验,年龄、病情和病变发布范围通过非参数检验,这四者分布上均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观察其镜下黏膜积分时P>0.05,中医症候积分、Mayo活动指数积分及各项评估指标(排便频率、直肠出血、医师评估)上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研究比较。治疗后点灸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经非参数检验,P=0.01<0.05,说明点灸组、对照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点灸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点灸组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点灸组要优于对照组。通过点灸组前后黏膜评估、对照组前后黏膜评估、点灸组对照组术后黏膜评估这三方面,经秩和检验,Z分别为-4.789、-2.393、-2.980,所对应的P均小于0.05,说明治疗后两组黏膜都有改善,点灸组的黏膜恢复程度比对照组要明显。点灸组前后Mayo活动指数和对照组前后Mayo活动指数,经秩和检验,P都小于0.05,两组Mayo活动积分减小,程度从重到轻,症状好转。点灸组对照组术后Mayo活动指数经秩和检验,Z值为-3.427,P值小于0.05,点灸组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更有治疗优势。术后两组的Mayo活动指数中排便频率、直肠出血、医师评估这三项的比较,经秩和检验,Z分别为-3.571、-3.054、-3.145,P都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点灸组胜对照组一筹。中医症候积分方面P<0.05,说明治疗后点灸组、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点灸组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两组相应患者,点灸组的复发率为7.4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6.36%,可见点灸组长远疗效显着,有一定优势。研究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与单纯服用美沙拉嗪相对比,通过对临床总体疗效、Mayo活动指数、中医症候积分、结直肠镜下黏膜积分,点灸组的治疗优势显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曹妤馨[8](2017)在《乌鲁木齐市携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现状调查》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乌鲁木齐市多中心携证型(西北燥证)UC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表现,探讨新疆地域性UC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况、肠病轻重程度的分布及其与西北燥证主证及兼证的内在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UC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西北燥证计量诊断与主兼证辨证量表进行西北燥证诊断及兼证辩证分型;用炎症性肠病问卷中文版评估其生存质量;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心理状态,分析西北燥证罹患与否与UC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肠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100例UC患者中携证型(西北燥证)28例,非携证型72例,携证型与非携证型组间性别构成有差异(P<0.05);(2)64.28%的携证型UC的西北燥证兼证为脾胃蕴湿证;(3)UC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130.68±35.362,轻、中、重度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程度存在差异(P<0.05);(4)UC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与肠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5)携证型UC患者的生存质量较非携证型UC患者生存质量差(P<0.05)、焦虑及抑郁程度重(P<0.05)。结论:(1)UC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肠病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相关;(2)携证型UC的兼证以脾胃蕴湿证为主;相较于非携证型UC患者,携证型UC患者其生存质量降低、焦虑抑郁状态加重,且以男性患者居多;(3)西北燥证作为方域性疾病的共同病理本质,与UC病证相关,故可从西北燥证证治策略出发防治新疆地区的UC。

刘喜平[9](2016)在《刘东汉脾胃病学术思想及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挖掘、整理老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并对升阳清肠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临床研究。以期升华和传承老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为脾胃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可资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本研究以跟师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临证及授课记录为基础,结合老师公开出版的着作及发表的论文,参考中医各相关流派及各医家的观点,以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老师的学术渊源及学术特色、老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老师脾胃病用药规律研究及升阳清肠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等五个方面为研究内容。在第一部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中,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病因病机、证候规律、治法方药、外治疗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在第二部分学术渊源及学术特色研究中,将老师作为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的传承脉络就行了重点整理,搜集介绍了在家学传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着作,并总结了老师中医临证的主要学术特色;在第三部分老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研究中,采用了文献分析研究方法,结合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从老师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舌脉辨证方法及脾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等方面系统整理和总结了老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在第四部分老师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中,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搜集并筛选了老师治疗脾胃病的199首方剂,将其录入该平台,利用软件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统计报表”功能,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药物频次、组方规律及新处方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在第五部分升阳清化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独立两样本设计均数比较的样本量估计方法,确定临床研究病例64例,平均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除去脱落病例,中药治疗组入选病例30例,西药对照组入选病例28例。对两组病例从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及临床类型等方面进行基线资料的分析,确定具有可比性。其中,中药治疗组分活动期和缓解期,采用老师升阳清肠系列方剂加减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嗪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镜检、中医证候积分、诱导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8、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老师的学术渊源及学术特色的研究,明确了老师八代学术传承的家学渊源,凝练出了老师“辨证论治识方证、组方用药贵精纯、疑难病症求变法、急危重证祛痰毒及内伤杂病调脾胃“的总体学术特色。在第三部分对老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的研究表明,老师重视脾胃气化学说,倡导“脾胃阳化”的生理观,认为阳化是脾胃气化的关键,在脾胃功能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认为脾胃中焦壅滞不通之“土壅”和以肝郁为主的肝气疏泄异常之“木郁”是脾胃病病理机制的关键,并强调“土壅”为本,“木郁”为标,二者可病理互传;提出了脾胃病舌诊辨证的阴证类舌和阳证类舌,强调以其舌辨寒热,并体会到沉取关脉最能辨脾胃病之虚实,从而形成了以舌辨寒热,以脉辨虚实的辨证经验;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老师以先秦两汉儒家“用中求和”思想和传统中医脾胃学说为指导,以脾胃阳化生理观和土壅木郁病理观为基础,提出了“通调脾胃”的治疗观点。认为脾胃病的治疗,时刻都要着眼于“通调”二字,只有中焦之“通”,才能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导引食浊瘀滞下行,而“调”之方法的关键在于兼顾脾胃升与降、纳与运、燥与湿、阴与阳的平衡特性,确立相应治则治法。在具体治则治法方面,老师认为“阳虚阴盛”是西北居民的体质特征,脾阳虚弱,中气不得转运是西北居民脾胃病证的病理特征,从而确立了温运中焦,以通调脾胃的主要治法,在实际组方用药过程中老师擅用辛甘温热药物,通过辛甘温热药物的性味合化,有效调控方药作用方向的发挥,达到温运脾胃,畅通中焦的目的。同时认为脾胃病证不论肝病传脾、脾病传肝,抑或肝脾同病,均与肝失疏泄有关,肝失疏泄必然会影响气血运行及中焦畅通,而肝失疏泄的关键在于“不及”与“太过”,据此老师常从疏肝理气治疗肝郁疏泄不及所引发的脾胃气机不升或气机不升反而下陷的病证,从抑肝理气治疗肝气疏泄或升发太过,气机逆乱,犯及脾胃的病证。疏肝或抑肝理气构成了老师调肝理气以通调脾胃的又一治疗方法。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十分强调饮食有节,以食入方,药借食养的治疗理念。在第四部分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胃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表明,老师脾胃病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1.5味,整方剂量最大者178.45g,最小者96g,具有“药少而精”处方的特色;用药频次显示,占比在30%以上有半夏、当归、黄芪、甘草、香附、柴胡、茯苓、麦芽、白芍、桂枝、白术、砂仁等药物,其中半夏、当归、黄芪、甘草、柴胡、茯苓、麦芽、白芍、白术等部分高频药物具有鲜明的剂量层级,不同剂量层级中频次最高的剂量层级当属老师脾胃病中该药的核心剂量用法。对老师脾胃病处方用药频次分析及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均显示,临床上老师治疗脾胃病常用健脾祛湿化痰及疏肝理气活血类药物,这两类药物的应用都着眼于“通调”二字,是老师“土壅木郁”病理观与“通调脾胃”治疗观的重要体现。关联规则还显示,在高频次对药的构成大多由“温热”与“辛甘苦”合化而来,这些药对将辛温药物与甘温药物配伍应用,辛能发散疏利邪气,甘能健脾缓急,辛甘相合又能化阳,熔补脾、温脾与升散通利为一炉,是老师温运中焦的重要体现。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分析,挖掘的治疗脾胃病候选新处方中,大多体现“温运中焦,通调脾胃”的组方用药思路。同时本研究对方剂归经的数据挖掘也表明,老师脾胃病方剂中归肝经的药物频次达789次,仅次于归脾胃经的药物,位居第三,充分体现了老师对脾胃病“木郁”病理机制的认识。在第五部分,老师认为脾阳不升,湿热内壅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二者存在相兼相关、主次动态变化的证候规律,据此提出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经验。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组与西药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腹泻、脓血便、腹痛的主要症状评分及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纳呆、乏力的次要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治疗后2月,尤其在3月时对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价表明,中药组在治疗后1月、2月、3月的不同时间段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治疗后1月、2月、3月的不同时间段的诱导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在治疗后1月、2月、3月的不同时间段的全身症状、胃肠症状、社会能力、情感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治疗后1月、2月、3月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在治疗后血清IL-8及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8及TNF-a含量下降明显优于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师的学术传承脉络清晰,家学渊源深厚,学术特色鲜明;老师脾胃病倡导“脾胃阳化”的生理观、“土壅木郁“的病理观、”舌脉结合“的辨证观、”“通调脾胃”的治疗观及“药食结合”的食疗观,形成了老师脾胃病的特色学术体系;老师脾胃病组方用药倡导药少方精、重视辛甘、温热及归脾胃肝经药物的应用,具有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提出的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抓住了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机中“脾阳不升”、“湿热内壅”在活动期与缓解期相兼相关、主次动态变化证候演化规律的关键,临床研究证实了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诱导缓解,尤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复发方面疗效显着,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8及TNF-α水平有关,为探索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初步的临床依据。

刘艳芝[10](2016)在《黄芪建中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在虚瘀理论指导下,以温中补气,化瘀通络为治法,运用黄芪建中汤合身痛逐淤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证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并且观察评价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证明中医药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优越性,为进一步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和指导临床提供了临床证据。方法:根据筛选标准找出符合气虚血瘀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身痛逐淤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味中成药内服,早晚饭后分服,共4周的疗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总共治疗4周。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治疗前的症状积分和肠镜积分没有差别,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观察组30例中,治疗前症状得分为28.64±4.79;对照组30例中治疗前症状得分为28.60±4.94。观察组30例中,治疗后症状得分为8.37±3.65;对照组30例中治疗后症状得分为14.39±3.68,观察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观察组30例中,治疗前肠镜积分16.79±7.54;对照组30例中治疗前肠镜积分16.90±5.67。观察组30例中,治疗后肠镜积分7.44±5.33;对照组30例中治疗后肠镜积分11.89±0.98。观察组治疗后肠镜愈合优于对照组。(3)观察组30例中,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例、13例、9例、0例,总有效率为98.01%;对照组30例中,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4例,10例,17例,0例,总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4)观察组30例中,肠粘膜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0例、20例、0例,总有效率为90.01%;对照组30例中,临床有效、无效分别为8例,17例,5例,总有效率为78.43%,观察组的肠粘膜优愈合于对照组。结论:由以上统计结果显示本实验虚瘀理论的可靠性,进一步验证了中药复方的临床效果,通过同步观察此实验的患者不良反应,证明了实验的安全性,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为以后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二、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清热愈溃汤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疾病评估
        1.2.2.1 病变范围
        1.2.2.2 疾病活动的严重程度
        1.2.3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类型
        2.2 病例样本量评估
        2.3 统计方法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项目
        2.5.1 一般情况
        2.5.2 改良的Mayo评分指数
        2.5.3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2.5.4 结肠镜黏膜等级
        2.5.5 粪钙卫蛋白
        2.5.6 评价指标
        2.5.6.1 临床疗效
        2.5.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5.6.3 结肠镜粘膜等级评价
        2.5.6.4 粪钙卫蛋白
        2.5.6.5 安全性指标
        2.5.7 数据采集
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分析
        2.1 年龄、性别、病程
        2.2 蒙特利尔分类两组数据对比
        2.3 改良的Mayo评分指数
        2.4 Baron粘膜等级分布
        2.5 粪钙卫蛋白
    3.治疗后结果比较
        3.1 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3.2 治疗前后的改良Mayo评分指数对比
        3.3 治疗前后Baron粘膜等级对比
        3.4 治疗前后粪钙卫蛋白对比
        3.5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4 治疗后中医症状比较
        4.1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4.2 对照组中医症状治疗前后比较
        4.3 试验组中医症状治疗前后比较
        4.4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比较
    5 安全性检验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2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3 对清热愈溃汤的认识
    4 清热愈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4.1 清热愈溃汤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
        4.2 清热愈溃汤对改良Mayo评分指数的影响
        4.3 清热愈溃汤对Baron粘膜评分的影响
        4.4 清热愈溃汤对粪钙卫蛋白的影响
        4.5 清热愈溃汤对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附录E 随机数字表
    附录F 改良的 Mayo 评分记录表
    附录G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H Baron 粘膜评分
    附录I 钙卫蛋白评分记录表
    附录J 相关理化检查表
    附录K 相关临床观察表
    附录L 纳入病例基线资料表
文献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外研究进展
    1.概述
    2.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3.西医诊断标准
    4.西医治疗
    5.中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6.中医诊断
    7.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证据图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文献综述
    1. 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概述
        1.1 定义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1.3 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2. 流行病学信息
    3. 患者生活质量
    4. 疾病治疗
        4.1 现代医学治疗现况
        4.2 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现况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证据图评价
    1. 背景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资料来源与检索
        2.3 文献筛选
        2.4 数据提取与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2.5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与筛选
        3.2 文献基本情况
        3.3 文献发表情况
        3.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3.5 结局指标报告情况
        3.6 证据分布图
    4. 讨论
        4.1 研究主要发现
        4.2 研究优点与局限性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临床特征系统性评价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策略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纳入研究方法学设计特征
        3.3 纳入研究临床特征
        3.4 结局指标报告情况
    4. 讨论
        4.1 该领域RCT方法学特征存在的不足
        4.2 该领域RCT临床特征存在的不足
        4.3 研究的局限性
    5.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成药辅助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的网状Meta分析
    1. 背景
    2. 方法
        2.1 研究方案注册
        2.2 资料来源与检索
        2.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4 文献筛选
        2.5 数据提取
        2.6 偏倚风险评估
        2.7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筛选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3.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3.6 一致性分析及发表偏倚
        3.7 Rank排序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少数民族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论述
    1.1 维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2 藏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3 蒙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4 壮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5 傣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6 其他民族医学
2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1 维医临床研究
    2.2 藏医临床研究
    2.3 蒙医临床研究
    2.4 壮医临床研究
    2.5 傣医临床研究
    2.6 彝医临床研究
    2.7 侗医临床研究
    2.8 苗医临床研究
    2.9 瑶医临床研究
3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础研究
    3.1 维医药
    3.2 藏医药
    3.3 蒙医药
    3.4 壮医药
    3.5 彝医药
    3.6 侗医药
    3.7 苗医药
4 少数民族医药特点和优势
5 展望

(4)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灌肠疗法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灌肠
    1.1 中药灌肠
        1.1.1 中成药及单味药灌肠
        1.1.2 协定方灌肠
        1.1.2.1 大肠湿热型
        1.1.2.2 脾虚湿盛型
        1.1.2.3 大肠湿热兼有脾肾阳虚型
        1.1.2.4 辨证分型未定型
        1.1.3 成方加减
        1.1.3.1 白头翁汤加减
        1.1.3.2 葛根芩连汤加减
        1.1.3.3 芍药汤加减
        1.1.3.4 十灰散加减
        1.1.3.5 参苓白术散加减
        1.1.3.6 乌梅丸加减
    1.2 中药灌肠结合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3 名族医药灌肠
2 中医药灌肠治疗中护理措施及灌肠方法的研究
    2.1 护理措施在中药灌肠治疗中的作用
    2.2 改良灌肠方法在中药灌肠治疗的应用
3 小 结

(5)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藏医药
    1.1 藏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2 藏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2.1 内治法
        1.2.2 外治法
2 蒙医药
    2.1 蒙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2.2 蒙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2.1 酸马奶疗法
        2.2.2 内治法
        2.2.3 蒙医尼如哈疗法(灌肠疗法)
        2.2.4 蒙西医结合疗法
3 维吾尔医药
    3.1 维吾尔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3.2 维吾尔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2.1 内治法
        3.2.2 调理体质法
        3.2.3 灌肠疗法
        3.2.4 综合疗法
4 傣医药
    4.1 傣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4.2 傣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5 壮医药
    5.1 壮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5.2 壮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5.2.1 内治法
        5.2.2 外治法
6 结语

(6)湘西地区71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炎症性肠病基线资料对比
    2.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3 既往史、异地居住史
    2.4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2.5 疾病严重程度分型、疾病活动度评分(Harvey-Bradshow index HBI)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
    2.6 临床类型、病变部位
    2.7 肠镜表现
    2.8 病理表现
    2.9 治疗方案
    2.10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患者随访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人口统计学和一般资料特点
    3.2 临床特征
    3.3 炎症性肠病内镜下特征及病理特征
    3.4 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案及随访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案报道 克罗恩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估
    1.5 不良反应
    1.6 统计方法
2 资料比较
    2.1 一般资料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治疗前后相关积分比较
    3.2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3.3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4 治疗前后肠粘膜表现积分比较
    3.5 治疗后复发情况
    3.6 不良反应记录及对应措施
4 讨论
    4.1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认识
    4.2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认识
    4.3 中医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认识
    4.4 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4.5 美沙拉嗪肠溶片
    4.6 壮医药线点灸研究认识
    4.7 选穴研究认识
    4.8 研究结果总结
    4.9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8)乌鲁木齐市携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纳入标准
        2.1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2.2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严重程度
    3.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 西北燥证的诊断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西北燥证计量诊断
        5.1.1 设计制作西北燥证计量诊断和主兼证辨证量表
        5.1.2 西北燥证兼证的计量辨证
        5.2 溃疡性结肠炎生存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5.3 溃疡性结肠炎焦虑与抑郁状态的调查与评价
    6. 质量控制
    7. 数据统计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刘东汉脾胃病学术思想及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禀赋不足
        1.2 外感邪气
        1.3 饮食不节
        1.4 情志失调
        1.5 内伤劳倦
    2 证候规律研究
    3 治法方药研究
        3.1 清肠调血法
        3.2 健脾祛湿法
        3.3 调肝理脾法
        3.4 调和寒热法
        3.5 温补脾肾法
    4 外治疗法研究
        4.1 中药灌肠
        4.2 栓剂纳肛
        4.3 针灸推拿
    5 三分治疗研究
        5.1 三分治疗原则的确立
        5.2 中医临床的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刘东汉学术渊源及学术特色
    1 学术渊源
    2 学术特色
        2.1 辨证论治识方证
        2.2 组方用药贵精纯
        2.3 疑难病症求变法
        2.4 急危重证祛痰毒
        2.5 内伤杂病调脾胃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刘东汉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
    1 脾胃阳化的生理观
        1.1 阳化以运化
        1.2 阳化以升清
        1.3 阳化以降浊
        1.4 阳化以统摄
    2 土壅木郁的病理观
        2.1 肝脾居中,克而互用
        2.2 脾胃中焦,贵在畅通
        2.3 肝失疏泄,木郁为先
        2.4 土壅木郁,病理互传
    3 重视舌脉的辨证观
        3.1 察舌观苔,以别寒热
        3.2 沉取关脉,以辨虚实
    4 通调脾胃的治疗观
        4.1 用中求和,确立通调法
        4.2 温运中焦,以斡旋脾胃
        4.3 理肝调气,以疏泄脾胃
    5 药食结合的食养观
        5.1 调理脾胃,重在有节
        5.2 以食入方,药借食养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东汉脾胃病用药规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处方来源
        2 处方筛选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名称规范
        4 分析软件
        5 处方录入
        6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方剂药味数及剂量的统计结果
        2 用药频次分析
        2.1 用药的数量频次
        2.2 药物的剂量频次
        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4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4.1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4.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分析
        4.3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5 药物四性的频次分析
        6 药物五味的频次分析
        7 药物归经的频次分析
    讨论
        1 方剂药味及剂量特色
        2 土壅木郁为脾胃病的主要病机
        3 温运中焦为脾胃病的主要治法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升阳清化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前言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基线资料分析
        2.1 年龄分析
        2.2 性别分析
        2.3 病程分析
        2.4 临床类型
        2.5 病情分级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组
        2 西药治疗组
    疗效评价
        1 症状量化评分
        2 结肠黏膜病变镜下疗效评定
        3 中医证候评定
        4 诱导缓解率评定
        5 生活质量评定
        6 患者血清IL-8、TNF-α的测定
        7 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1 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2 结肠黏膜病变镜下疗效评定
        3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4 诱导缓解率比较
        5 生活质量评定比较
        6 患者血清IL-8及TNF-α含量的比较
    讨论分析
        1 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立法依据
        2 升阳清化方剂的组方分析
        3 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附表一
附表二
查新报告

(10)黄芪建中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病名
    病位
    病因病机
    治疗
    现代中医治疗进展
    问题与展望
实验研究
    1、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退出标准
    5、观察指标
    6、评估方法
    7、统计学方法评估试验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四、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清热愈溃汤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分析[D]. 林文锖.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证据图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D]. 孙屿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贺潇月,谢钧.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4)
  • [4]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灌肠疗法研究概况[J]. 杨振斌,邱伟,王庆娜,徐致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31)
  • [5]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概况[J]. 马成红,段忠玉,张光云,陈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2)
  • [6]湘西地区71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D]. 张彩凤. 吉首大学, 2020(02)
  • [7]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 罗清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乌鲁木齐市携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现状调查[D]. 曹妤馨.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9)
  • [9]刘东汉脾胃病学术思想及升阳清化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 刘喜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10]黄芪建中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刘艳芝.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民族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