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油和黄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牛至油和黄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一、牛至油和黄霉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祥,邢德芳,高许雷,王晓伟,孙国强[1](2018)在《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奶牛饲粮中分别添加0、10、13和16 g/(d·头)牛至油。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77%(P<0.01)、16.14%(P<0.01)、6.99%(P<0.05)。2)在产奶量方面,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0%(P>0.05)、8.36%(P<0.05)、5.00%(P>0.05);在乳脂率方面,试验2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乳体细胞数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且以试验2组最低。3)在总氮排出量方面,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84%(P<0.01)、11.14%(P<0.01)、4.72%(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具有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提高产奶性能及降低氮排泄的作用。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奶牛饲粮中牛至油的最适添加量为13 g/(d·头)。

石宁,许晓凯,方洛云,蒋林树,李艳玲[2](2017)在《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关于植物提取物在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方面的研究报道。利用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氧化性能,挖掘植物提取物在奶牛应用方面的潜能,通过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改善调控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的效果,促进奶牛健康生长的同时提高乳品品质。

杨国俊[3](2016)在《黄霉素产生菌BBG1213的菌种鉴定及发酵工艺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黄霉素是一种绿色的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地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在动物体内无残留,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其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主要对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黄霉素产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菌种鉴定,确定本实验所用菌种为斑驳链霉菌。优化杯碟法检测过程中为每50 mL培养基中菌悬液最佳添加量5 mL(菌悬液浓度7.3×108 cfu/L),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最佳含量为2.0%,用杯碟法和HPLC法检测黄霉素的生物效价和含量,构建黄霉素生物效价检测标准曲线。采用单因素法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探讨不同碳源、氮源、(NH4)2S04、K2HPO4和温度等影响因子对发酵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培养基配方,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3.57%,玉米浆0.60%,黄豆饼粉2.86%,酵母粉1.0%,蛋白胨0.3%,(NH4)2SO4 0.13%,K2HPO4 0.03%。优化培养基后发酵液生物效价为6905.36 U/mL,产量提高39.24%。在10 L发酵罐上进行扩大培养,对发酵过程中各项发酵参数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对发酵过程不进行任何干预状态下,发酵过程与Logistic模型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Logistic模型分析优化黄霉素发酵工艺,在发酵进行到45 h时进行调控。实验中还探索了其他因素对黄霉素发酵的影响,对发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变化进行实时监控,保持发酵液pH 7.5,逐渐提高转速和通气量至550 rpm和600 L/h,并根据糖度变化流加糊化淀粉,使得糖度不低于5%,发酵产量为5386 U/mL,提高59.30%。

梁建勇[4](2016)在《不同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纤维结构及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选择9只瘤胃瘘管健康公羊(德国美利奴♂×临洮本地羊♀的杂交2代)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饲粮精粗比为3︰7,粗饲料为青贮玉米料,其营养水平:代谢能11.58 MJ/d,粗蛋白14.73%,钙0.76%,总磷0.65%。试验选择3种饲料添加剂,EOC(Essential Oil and Cobalt)、EO(Essential Oil)和Co(Cobalt),均为成品,购自美国Ralco公司。每种添加剂为一个独立的试验,且每一种添加剂设3个处理,即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 g(对照),4 g和7 g,每处理3次重复,共9次重复。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添加剂按不同梯度分3期轮流各分投于3只试羊瘤胃内,即共9只瘘管羊。试验一通过测定瘤胃发酵后青贮玉米养分(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阐明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养分降解的影响,并初步确定EOC,EO,Co的适宜添加量。试验二通过瘤胃微生物作用于青贮玉米组织(叶片,穗皮)前后其细胞壁纤维结构的变化,从宏观角度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组织纤维结构的影响,进一步佐证和确定适宜添加量。试验三主要通过对瘤胃发酵测定,了解不同添加剂不同添加水平下对绵羊瘤胃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一添加4g和7g EOC,青贮玉米的干物质消化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显着高于未添加(P<0.05),且4g组和7g组的DMD、NDFD、ADF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9%和2.33%,7.39%和6.30%,9.05%和10.12%,4g和7g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处理间粗蛋白的消化率(CPD)变化不明显。所以从生产实践和经济效益考虑,添加4g EOC即可利于青贮饲料的降解,提高青贮饲料的利用率;单独添加EO后,不同处理间DMD、CPD、NDFD、ADFD差异不显着(P>0.05),但4g处理组DMD和CP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65%,2.58%,7g组ADFD比对照组提高了1.6%(P>0.05)。初步说明添加4g EO对DMD、CPD的影响比较明显,而随添加剂量的升高7g EO更有利于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单独添加Co,4g组和7g组的DMD、N DF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51%、3.01%(P<0.05)及4.5%、3.0%(P<0.05)。而CPD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7g组显着高于对照和4g组(P<0.05);说明单独添加Co对DMD、CPD、NDFD均有显着的影响(P<0.05)。试验二借助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酵前后粗饲料青贮玉米组织纤维结构变化,添加7g EOC对青贮玉米组织纤维降解效果最好。未添加EOC,EO及Co时青贮玉米的纤维结构降解程度较轻,玉米叶片仅表面蜡质层破坏,部分表皮细胞破裂,无表皮毛,叶肉、叶脉结构完整;玉米穗皮表皮部分细胞被破坏,没破坏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轮廓模糊,叶肉、叶脉结构完整。添加4g EOC,EO及Co青贮玉米的纤维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青贮玉米叶片表面蜡质层破坏,所有表皮被消化,完全出现栅栏组织并部分被破坏出现海绵组织,细胞排列凌乱,叶肉部分被破坏,叶脉结构完整;青贮玉米穗皮表皮细胞被破坏,栅栏组织出现并部分被破坏,栅栏组织细胞壁破损;叶脉轮廓完整。而添加7g EOC,EO及Co后青贮玉米被完全消化只剩下叶脉,青贮叶片的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完全被破坏并溶解,只剩网状叶脉框架,青贮玉米穗皮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完全被破坏并溶解,只剩平行状叶脉框架。试验三添加EOC和EO显着降低了绵羊瘤胃液的pH(P<0.05),而Co对瘤胃液pH无显着影响;添加EOC和EO对试羊瘤胃液NH3-N浓度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但随添加量有下降趋势,但添加Co后绵羊瘤胃液NH3-N浓度产生显着变化,7g处理组显着提高了瘤胃液NH3-N浓度(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EOC对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而对丙酸、丁酸及乙/丙影响不显着(P>0.05),添加EOC后,乙酸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P<0.05),添加4g EOC乙酸的含量最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7g显着低于未添加和4g处理组(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EO对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及乙/丙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Co对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而对丙酸、丁酸及乙/丙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添加7g后TVFA和乙酸浓度显着高于未添加和4g处理组(P<0.05)。

戴冉,马跃云,高丽晓,黄玉亭,谷子林[5](2016)在《牛至油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牛至油是从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inn)中提取的一种具有芳香味的挥发性油,具有许多有益的药理作用,包括广谱抗菌和抗氧化。在饲料添加适量的牛至油能够明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改善动物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本文综述了牛至的生物学特性,牛至油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作用机理,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乔利敏,关文怡,雷莉辉,侯引续[6](2016)在《浅谈新型植物抗生素—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一)》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大量的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和化学药品在养殖业中滥用造成的各种危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寻找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是现代健康养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对几种常用的新型植物抗生素(天然植物提取物牛至油、葡萄籽提取物、紫苏籽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等)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以及在养殖业中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性方

韩飞,李瑾,潘悄悄,许汉林,杨明,赵志冬[7](2015)在《新型天然植物抗生素牛至油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牛至油是从天然植物牛至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是世界范围内认可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同时牛至油还具有较好的促动物生长作用,是一种天然、环保、安全的绿色抗生素。本文就近年来牛至油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旨在为牛至相关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张文娟,王金虎[8](2015)在《新型植物抗生素——牛至油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牛至油作为新型植物抗生素,近年来在畜禽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能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并具有无药物残留和不产生耐药性的特点,文章综述了牛至油的研究进展。

蔡杰,张文举[9](2013)在《新型饲料添加剂——牛至油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牛至油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动物生产中,其能提高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抗菌促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区系,具有零停药期和不产生耐药性特点。文章综述了牛至油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吕丽娟,吴宝强[10](2013)在《黄霉素的发展状况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黄霉素及其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分别从菌种选育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和发酵过程控制3个方面阐述了黄霉素的发酵条件控制。

二、牛至油和黄霉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至油和黄霉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1 饲料样
        1.3.2 尿样
        1.3.3 粪样
        1.3.4 乳样
    1.4 指标测定与方法
        1.4.1 采食量
        1.4.2 饲粮及粪样中养分含量
        1.4.3 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
        1.4.4 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
        1.4.5 氮代谢指标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至油对奶牛主要养分采食量的影响
    2.2 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
    2.3 牛至油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2.4 牛至油对奶牛氮排泄和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牛至油对奶牛主要养分采食量的影响
    3.2 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
    3.3 牛至油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3.4 牛至油对奶牛氮排泄及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 结论

(2)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提取物
    1.1 植物提取物的概述
    1.2 植物提取物分类
        1.2.1 生物碱
        1.2.2 皂苷
        1.2.3 植物挥发油
        1.2.4 单宁
        1.2.5 其他成分
    1.3 植物提取物的主要生物活性作用
        1.3.1 抗菌抗病毒
        1.3.2 抗氧化性
        1.3.3 增强免疫力
2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免疫机能及健康的影响
    2.1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2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2.3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3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3.1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3.2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4 小结

(3)黄霉素产生菌BBG1213的菌种鉴定及发酵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黄霉素简介
    2 黄霉素的抑菌原理
    3 黄霉素的毒理学研究
    4 黄霉素的检测
        4.1 生物效价检测黄霉素含量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霉素含量
    5 黄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现状
        5.1 菌种改良
        5.2 培养基对黄霉素发酵的影响
        5.3 发酵条件对黄霉素发酵的影响
    6 黄霉素的应用
        6.1 黄霉素在猪养殖业中的应用
        6.2 黄霉素在牛养殖业中的应用
        6.3 黄霉素在鸡养殖业中的应用
        6.4 黄霉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7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7.2 研究的主要意义
第一章 菌种鉴定与保藏
    1.1 引言
    1.2 材料
        1.2.1 实验菌种
        1.2.2 主要仪器设备
        1.2.3 主要药品、试剂
        1.2.4 培养基配方及DNA提取所需主要溶液的配制
        1.2.5 斜面培养
        1.2.6 菌种生理生化实验
        1.2.7 菌种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鉴定
        1.2.8 DNA测序及进化树的构建
        1.2.9 菌种保藏
        1.2.9.1 甘油保藏法
        1.2.9.2 冻干法
    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3.1 菌落形态变化
        1.3.2 基因组DNA电泳结果
        1.3.3 基因组DNA测序结果及进化树的构建
        1.3.4 菌种活化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霉素HPLC方法检测及生物效价检测方法的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验药品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培养基配方和主要试剂的配制
        2.2.4 检定菌株条件的确定
        2.2.4.1 检定菌的培养
        2.2.4.2 检定菌浓度的确定
        2.2.5 培养基中琼脂浓度的优化
        2.2.6 双碟的制备
        2.2.7 HPLC方法的条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检定菌条件的优化
        2.3.2 检定培养基中琼脂浓度的优化
        2.3.3 生物效价检测标准曲线的绘制
        2.3.4 HPLC检测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培养基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药品试剂
        3.2.3 主要药品的配制
        3.2.4 菌种活化
        3.2.5 菌种的准备
        3.2.6 培养基配方优化实验
        3.2.7 发酵条件的优化
        3.2.8 响应面优化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最佳接种时间
        3.3.2 碳源优化实验
        3.3.2.1 不同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3.3.2.2 最佳玉米淀粉浓度的确定
        3.3.3 氮源优化实验
        3.3.3.1 不同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3.3.3.2 黄豆饼粉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3.3.4 无机盐优化实验
        3.3.4.1 (NH4)SO4对发酵的影响
        3.3.4.2 K_2HPO_4对发酵的影响
        3.3.5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3.3.6 响应面实验优化配方
        3.3.6.1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3.6.2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3.7 响应面优化方案的验证
    3.4 实验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罐上发酵工艺调控及动力学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种
        4.2.2 主要药品试剂
        4.2.3 仪器设备
        4.2.4 主要试剂的配置
    4.3 实验方法和步骤
        4.3.1 菌种活化
        4.3.2 菌种扩培及装液量实验
        4.3.3 淀粉糊化对黄霉素发酵的影响
        4.3.4 罐上发酵工艺优化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装液量优化实验
        4.4.2 淀粉糊化工艺对发酵的影响
        4.4.3 发酵工艺优化前罐上发酵
        4.4.4 溶氧
        4.4.5 流加乙酸
        4.4.6 补料糊化淀粉
        4.4.7 发酵工艺的综合优化
        4.4.8 动力学模型分析
        4.4.8.1 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4.4.8.2 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酵过程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不同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纤维结构及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我国秸秆饲料利用现状
        1.1 秸秆饲料常用加工技术
    2.EOC、EO及Co活性成分及其区别
        2.1 EOC的活性成分
    3.牛至精油的研究进展
        3.1 牛至精油的介绍
        3.2 牛至精油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3.3 牛至精油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4.有机钴的研究进展
        4.1 钴的简介
        4.2 钴的新陈代谢
        4.3 钴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5.试验目的与意义
        5.1 本研究中拟探讨的问题
    6.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养分消化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饲养管理
        1.3 瘘管羊饲粮
        1.4 试验设计
        1.5 试验方法
        1.6 测定指标
        1.7 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EOC对DMD、CPD、NDFD及ADFD的影响
        2.2 添加EO对DMD、CPD、NDFD及ADFD的影响
        2.3 添加Co对DMD、CPD、NDFD及ADFD的影响
    3.讨论
        3.1 添加EOC对DMD、CPD、NDFD及ADFD的影响
        3.2 添加牛至精油EO对DMD、CPD、NDFD及ADFD的影响
        3.3 添加Co对DMD、CPD、NDFD及ADFD的影响
    4.小结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对瘤胃发酵前后青贮玉米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
        1.3 供试材料
        1.4 试验设计
        1.5 试验方法
        1.6 试验器材与试剂
        1.7 电镜观察
    2.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EOC对青贮玉米组织纤维结构的影响
        2.2 添加EO对青贮玉米纤维结构降解的影响
        2.3 添加Co对青贮玉米纤维结构降解的影响
    3.讨论
        3.1 添加EOC对青贮玉米纤维结构降解的影响
        3.2 添加EO对青贮玉米纤维结构降解的影响
        3.3 添加Co对青贮玉米纤维结构降解的影响
    4.小结
第四章 不同添加剂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粮
        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1.4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1.5 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EOC、EO及Co对绵羊瘤胃液pH的影响
        2.2 添加EOC、EO及Co对绵羊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
        2.3 添加EOC、EO及Co对绵羊瘤胃液VFA的影响
    3.讨论
        3.1 添加EOC、EO及Co对绵羊瘤胃液pH的影响
        3.2 添加EOC、EO及Co对绵羊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
        3.3 添加EOC、EO及Co对绵羊瘤胃液VFA的影响
    4.小结
第五章 总结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导师简介

(5)牛至油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牛至及其生物学特性
2 牛至油的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
3 牛至油的作用机理
    3.1 抗菌作用
    3.2 抗氧化作用
    3.3 促生长作用
    3.4 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4 牛至油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1 牛至油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4.2 牛至油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4.3 牛至油在家兔生产中的应用
    4.4 牛至油在其他动物中的应用
5 小结

(6)浅谈新型植物抗生素—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一)(论文提纲范文)

1 牛至油
    1.1 牛至油的来源及化学成分
    1.2 牛至油的作用机理
    1.3 牛至油的应用
2 葡萄籽提取物
3 紫苏籽提取物
4 黄芪提取物

(7)新型天然植物抗生素牛至油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牛至油的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
2 牛至油的提取方法
3 牛至油的药理作用
4 牛至油的相关产品
5 牛至油的应用
6 小结

(8)新型植物抗生素——牛至油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牛至油的来源及特性
2 牛至油的剂型
3 牛至油的作用机理
    3.1 抗菌、杀菌作用
    3.2 抗氧化作用
    3.3 增强机体免疫力
    3.4 提高饲料利用率, 促进动物生长
4 牛至油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4.1 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4.2 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4.3 在牛生产中的应用

(9)新型饲料添加剂——牛至油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牛至
    1.1 种类
    1.2 生物学特征
    1.3 在饲料中的应用
2 牛至油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2.1 组成
    2.2 理化性质
3 牛至油的作用机理
    3.1 抗菌作用
    3.2 抗氧化作用
    3.3 促生长作用
    3.4 增强机体免疫力
4 牛至油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1 家禽
        4.1.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1.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1.3 防止疾病
    4.2 猪
        4.2.1 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对仔猪疾病的影响
        4.2.3 对母猪的影响
    4.3 反刍动物
    4.4 牛至油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5 小结

(10)黄霉素的发展状况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霉素作用机制
    1.1 促生长机制
    1.2 抑菌机制
2 黄霉素的应用
    2.1 畜禽养殖
    2.2 水产养殖
3 黄霉素发酵工艺
    3.1 菌种选育研究
        3.1.1 诱变育种
        3.1.2 基因改造
    3.2 发酵培养基优化
        3.2.1 碳源
        3.2.2 氮源
        3.2.3 表面活性剂以及微量元素
    3.3 发酵过程控制
        3.3.1 发酵补油工艺
        3.3.2 发酵溶氧控制
4 小结

四、牛至油和黄霉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牛至油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J]. 张凯祥,邢德芳,高许雷,王晓伟,孙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5)
  • [2]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的影响[J]. 石宁,许晓凯,方洛云,蒋林树,李艳玲.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01)
  • [3]黄霉素产生菌BBG1213的菌种鉴定及发酵工艺的优化[D]. 杨国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1)
  • [4]不同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纤维结构及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D]. 梁建勇.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牛至油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 戴冉,马跃云,高丽晓,黄玉亭,谷子林. 饲料广角, 2016(08)
  • [6]浅谈新型植物抗生素—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一)[J]. 乔利敏,关文怡,雷莉辉,侯引续. 山东畜牧兽医, 2016(02)
  • [7]新型天然植物抗生素牛至油的研究进展[J]. 韩飞,李瑾,潘悄悄,许汉林,杨明,赵志冬. 中国新药杂志, 2015(03)
  • [8]新型植物抗生素——牛至油的研究进展[J]. 张文娟,王金虎. 现代畜牧科技, 2015(01)
  • [9]新型饲料添加剂——牛至油的研究进展[J]. 蔡杰,张文举. 饲料博览, 2013(02)
  • [10]黄霉素的发展状况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J]. 吕丽娟,吴宝强. 饲料博览, 2013(01)

标签:;  ;  ;  ;  ;  

牛至油和黄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