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手术后鼻粘连21例临床分析

鼻部手术后鼻粘连21例临床分析

一、鼻腔术后鼻腔粘连21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卫静娟[1](2021)在《两种不同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 的]比较U型硅胶支架和含有糠酸莫米松涂层的全降解药物支架应用于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术后的疗效差异,以优化诊疗,为临床提供参考。[方 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8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儿20例,平均年龄3.35岁,中位年龄2岁,按术后放置后鼻孔支架的不同类型分为全降解药物支架组12例、U型硅胶支架组8例。所有患儿均于手术前、术后行电子鼻咽镜和鼻部CT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3个月,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鼻腔粘连、肉芽生长、后鼻孔狭窄/闭锁)、新后鼻孔平均直径、生长发育情况。[结 果]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明显改善;全降解药物支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鼻腔粘连率、肉芽增生率显着少于U型硅胶支架组(P<0.05);二者在后鼻孔再闭锁率、新后鼻孔平均直径以及复查时的生长发育情况(身高体重)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 论]后鼻孔闭锁术后置入U型支架和全降解药物支架都可以有效的改善术后通气状况,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降解药物支架在减少鼻腔粘连、肉芽增生等并发症方面可能更优于U型硅胶支架。其次,与U型硅胶支架相比,全降解药物支架对于患儿术后的美观度和舒适度更好。

侯军才[2](2020)在《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鼻中隔成形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常见手术方式,鼻中隔成形术后,传统采用双侧鼻腔填塞方法处理,可有效稳定鼻腔结构,防止鼻腔粘连的发生,但术后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感。有研究显示,鼻中隔成形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可完好地封闭鼻中隔黏膜间腔隙,患者不适感较低。本研究拟借鉴疼痛评估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主观指标,以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客观指标,评价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尤其对比两种术中处理方式引起患者术后不适感的程度,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接受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患者4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缝合组20例和填塞组20例。缝合组于鼻中隔成形术中给予鼻中隔缝合处理,填塞组于鼻中隔成形术中给予鼻腔填塞处理。于术后第2天对患者主观不适感(鼻痛、头痛、头晕、鼻塞、鼻痒、流泪、流涕、睡眠困难8个维度)以VAS进行评分。术前及术后第2天抽取静脉血,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对比组间及组内手术前后CRP和IL-6水平的差异。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两组患者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以及继发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包括主观不适感的VAS评分及CRP、IL-6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第2天,缝合组患者鼻痛VAS评分、头痛VAS评分、头晕VAS评分、鼻塞VAS评分、鼻痒VAS评分、流泪VAS评分、流涕VAS评分、睡眠困难VAS评分均显着低于填塞组患者,两组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第2天,缝合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显着低于填塞组患者,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术后随访过程中,填塞组出现1例患者鼻腔粘连,2例患者继发鼻出血,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3/20);缝合组出现1例患者鼻中隔血肿,1例患者鼻腔粘连,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2/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成形术中使用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均能达到满意的鼻中隔矫正效果,术后患者鼻腔均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血清CRP和IL-6可作为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患者主观不适感对比的一种客观手段。相较于鼻腔填塞,鼻中隔成形术中使用鼻中隔缝合,患者主观不适感更加轻微,患者接受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吴显文[3](2020)在《聚焦超声和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聚焦超声和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材料和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临床试验研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数据分析,得出科学分析后的结论。步骤包括以下:(1)由2名评价员按照预先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聚焦超声和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由2名评价员独立地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3)由2名评价员独立地提取研究数据;(4)使用Cochrane协作网Rev Man5.3软件对数据综合分析,并行meta分析;(5)解释结果,得出结论。结果(1)共纳入对照研究文献9篇,其中RCT研究5篇,非RCT研究4篇,共1245例受试者,聚焦超声597例,射频消融648例。其中对8个研究的有效率和症状评分行meta分析,共纳入患者1179例患者,聚焦超声564例,射频消融615例。(2)对5个RCT研究行异质性和敏感性分析后,其中4个RCT研究进入meta分析,共计纳入630例受试者,其中聚焦超声325例,射频消融305例。Meta分析显示,聚焦超声VS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率的RR值及其可信区间为1.13[1.05,1.22](Z=3.30,P=0.0010),提示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个研究分别采用聚焦超声和射频消融结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纳入受试者304例,聚焦超声134例,射频消融170例。对随访6个月的有效率行meta分析,RR值及其可信区间为1.05[0.97,1.13](Z=1.10,P=0.27),提示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个研究对比了聚焦超声和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随访12个月时鼻塞、喷嚏和鼻涕症状VAS评分,纳入受试者152例,其中聚焦超声79例,射频消融73例。对两组鼻塞、喷嚏和鼻涕症状VAS评分进行meta分析,IV值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0.75[-0.82,2.31](Z=0.93,P=0.35)、-0.04[-3.91,3.83](Z=0.028,P=0.98)和-0.41[-4.97,4.16](Z=0.17,P=0.86),提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个研究中,除1个研究未描述不良反应外,其余8个研究均对术后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超声治疗组中,2个研究报道鼻腔黏膜水肿4例,1个研究报道鼻腔瘢痕2例。射频治疗组中,1个研究报道术后1年鼻腔水肿10例(10%)、分泌物伪膜干痂1例(1%)、鼻腔干燥7例(7%)、鼻腔瘢痕5例(5%);1个研究描述2例术后鼻出血。所有研究均未报道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下鼻甲萎缩及嗅觉减退等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道下鼻甲黏膜水肿持续时间长,鼻腔水样分泌物更多,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聚焦超声高。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改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有效性方面,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射频消融;在改善变应性鼻炎的鼻塞、喷嚏和鼻涕症状方面,尚无足够证据证明聚焦超声优于射频消融。在安全性方面,聚焦超声对于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优于射频消融。两种技术均可作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一种选择。

谷李欣,李亚薇[4](2019)在《鼻中隔偏曲手术后不同的填塞材料对鼻腔粘连的影响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手术后不同的填塞材料对鼻腔粘连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行鼻中隔偏曲手术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填塞,观察组填入膨胀海绵,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疼痛程度及鼻腔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疼痛、鼻腔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鼻腔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鼻中隔穿孔、鼻中隔均居中。结论:鼻中隔偏曲手术后采用膨胀海绵填塞,可降低鼻腔粘连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出血、疼痛情况,促进鼻腔功能恢复。

孙丽,王顺盛[5](2019)在《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37例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鼻腔粘连的不同,实施分离手术,术后采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填塞并进行隔离,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进行滴鼻治疗。结果参与研究的37例患者随访1年,均未发生鼻腔再粘连的情况,鼻部不适完全消失。结论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应执行分离处理,放置隔离物时间保证充足,能够有效预防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使用。

林信衡,孙丽清,卢燕[6](2019)在《欣鼻洗鼻剂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欣鼻洗鼻剂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8例临床资料。根据所用鼻腔冲洗液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用适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则应用欣鼻洗鼻剂冲洗。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炎性指标差异及术后鼻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0%,高于对照组的91. 84%(P <0. 05);术后3个月,2组各项炎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为8. 16%,低于对照组的26. 53%(P <0. 05)。结论欣鼻洗鼻剂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肯定,能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炎性反应,预防鼻腔粘连发生,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贾全凡,赵玉蓉,刘冬梅,王海生,任贤灵,袁龙,罗通勇[7](2019)在《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作为治疗鼻腔粘连的疗效,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鼻腔粘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4例(125侧)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病例,治疗时用射频分离粘连组织并电凝创面,用稍大于创面的一至多层明胶海绵安放于粘连分离处,分隔两侧创面,2周复诊。结果 123侧鼻腔粘连一次性治愈,2侧新的粘连形成,再次分离,随访6个月无复发。其中鼻塞症状完全解除93侧,好转22侧,无效10侧,脓涕症状解除48侧,头昏、头痛症状解除64例。结论射频分离鼻腔粘连并用明胶海绵隔离粘连处治疗鼻腔粘连方法简单易行,门诊即可操作;治疗时创伤小、基本不出血;治疗后不用填塞、痛苦少;且本术式成本低,效果肯定,术后随访少,病员易于接受,可以推广使用。

杨闯[8](2019)在《鼻内镜下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多发性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与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的差异。方法随机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拟行手术治疗的II型2期以上3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成2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和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手术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先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以排除危险因素影响结果的可能,再分析两组手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有吸烟史5例(27.8%),鼻息肉手术史3例(16.7%),哮喘史1例(5.6%);研究组有吸烟史7例(41.2%),鼻息肉手术史4例(23.5%),哮喘史2例(11.8%)。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术后3个月对照组无效3例(16.7%),好转6例(33.3%),治愈9例(50.0%);研究组无效0例(0),好转4例(23.5%),治愈13例(76.5%)。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出现鼻腔粘连1例(5.6%),眶周淤血1例(5.6%),并发症共有2例(11.2%);研究组出现下眼睑轻度青紫2例(11.8%),脑脊液鼻漏1例(5.9%),并发症共有3例(17.7%)。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术后1年内复发5例(27.8%);研究组术后1年内复发0例(0)。术后1年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与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临床疗效、并发生发生情况无差异。但是,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手术的复发率低于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

吴文霞[9](2019)在《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再次治疗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再次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为慢性鼻窦炎的预后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病例资料回顾性研究。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成人患者(18-65岁)195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初次手术组和再/多次手术组,初次手术组是指首次进行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共124例;再/多次手术组指已经行1次或以上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共71例。分别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是否伴鼻息肉)、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随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VAS评分及主诉症状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再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同时对再/多次手术组的客观病情、再次个性化治疗及疗效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VAS评分、哮喘、过敏性鼻炎、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分型、嗅觉减退及喷嚏等8项因素在再/多次手术组与初次手术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哮喘、过敏性鼻炎、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分型及嗅觉减退与术后复发明显相关(OR>3)。前期手术病灶的残留也与慢性鼻窦炎术后复发相关,经过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后,其随访1年的总有效率91.5%。结论:哮喘、过敏性鼻炎、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分型、嗅觉减退是慢性鼻窦炎术后复发主要的相关因素,同时前期手术病灶的残留也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经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后,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李瑞雪[10](2019)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背景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指有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临床症状的鼻窦与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3个月。我国的CRS患病率大约为8%。该病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当前治疗CRS的常用方法,但是FESS术后患者的鼻腔恢复情况不理想,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将具有微创特性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 temperature plasma ablation,TCRF)和FESS联合使用,在较少破坏患者鼻腔黏膜的形态与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改善CRS患者鼻腔恢复情况。目的探讨FESS联合TCRF治疗CRS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7月至2018年02月在我院接受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确诊为CRS并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FESS和TCRF联合,B组患者采用FESS。观察A、B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各项指标并且进行分析。在手术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A、B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临床疗效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手术后Lund-Kennedy量表评分以及手术前后鼻腔黏膜结构与中鼻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的指标较低,其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2.在手术前比较A、B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着的差异(P>0.05)。在手术后3个月,A、B组患者VA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均较低,有显着的差异(P<0.05),A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比B组低,有显着的差异(P<0.05)。3.手术前患者的上颌窦黏膜上皮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出血、水肿及坏死。手术后3个月,A、B组患者上颌窦黏膜上皮间有较多、大量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炎性细胞较少。但是术后A组不同炎症程度的黏膜上皮恢复明显比B组恢复好。4.手术前A、B组患者的MTR无显着的差异(P>0.05);A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的MTR均比术前高,有显着的差异(P<0.05),B组患者MTR与手术前比无显着的差异(P>0.05)。A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的MTR比B组患者高,有显着的差异(P<0.05)。5.比较A、B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B组为16.65%,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χ2=4.018,P<0.05)。6.手术后3个月A组与B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83.33%,A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χ2=6.008,P=0.015);手术后6个月A组与B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81.25%,A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χ2=5.051,P=0.025)。结论FESS联合TCRF对CRS进行治疗不仅能减少创伤,而且能显着提高CRS的临床疗效。

二、鼻腔术后鼻腔粘连21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腔术后鼻腔粘连2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不同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鼻中隔成形术后鼻腔处理方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聚焦超声和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聚焦超声技术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4)鼻中隔偏曲手术后不同的填塞材料对鼻腔粘连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疼痛程度及鼻腔功能恢复情况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5)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中、下鼻甲和鼻中隔粘连的处理方法:
        (2)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的处理方法:
        (3)中鼻甲下缘和下鼻甲上缘粘连的处理方法:
        (4)下鼻甲与下鼻道侧壁粘连的处理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6)欣鼻洗鼻剂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2.2 炎性指标比较
    2.3 鼻腔粘连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7)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鼻腔粘连的产生机理及复发率
    3.2 射频治疗粘连原理及优缺点
    3.3 明胶海绵隔离优缺点
    3.4 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可以互相弥补缺点

(8)鼻内镜下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比较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3.4 比较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两种手术方法具体对比
    4.2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4.3 两组手术并发症原因及防治
    4.4 两组术后复发情况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综述
作者简介

(9)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再次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资料
        2.1.2 纳入、排除及诊断标准
    2.2 分析的相关因素
    2.3 鼻窦CT平扫
    2.4 再/多次手术组再次治疗方案
        2.4.1 手术方式
        2.4.2 围手术期治疗
        2.4.3 术后鼻内镜检查及处理
        2.4.4 疗效评定标准
    2.5 资料收集方法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相关因素分析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临床分型
        3.2.4 是否合并AR
        3.2.5 是否合并哮喘
        3.2.6 外周血Eos计数及百分比
        3.2.7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3.2.8 外周血ELR、BLR、NLR
        3.2.9 病变组织中Eos浸润
        3.2.10 VAS评分
        3.2.11 主诉症状
        3.2.12 客观病情评估(再/多次手术组)
    3.3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3.4 复发的再次多因素分析
    3.5 再/多次手术组再次治疗的疗效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难治性鼻窦炎相关病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鼻腔术后鼻腔粘连21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不同支架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分析[D]. 卫静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对比研究[D]. 侯军才.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3]聚焦超声和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D]. 吴显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鼻中隔偏曲手术后不同的填塞材料对鼻腔粘连的影响效果分析[J]. 谷李欣,李亚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4)
  • [5]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临床分析[J]. 孙丽,王顺盛.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5)
  • [6]欣鼻洗鼻剂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观察[J]. 林信衡,孙丽清,卢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29)
  • [7]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疗效观察[J]. 贾全凡,赵玉蓉,刘冬梅,王海生,任贤灵,袁龙,罗通勇. 当代医学, 2019(15)
  • [8]鼻内镜下鼻息肉黏膜剥脱术加筛窦骨骼化临床疗效分析[D]. 杨闯. 青海大学, 2019(04)
  • [9]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再次治疗的疗效分析[D]. 吴文霞. 南昌大学, 2019(01)
  • [10]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D]. 李瑞雪. 新乡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鼻部手术后鼻粘连21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