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

一、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郭维年[1](2021)在《单轨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伺服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座式单轨列车作为服务于大都市市域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因其所占空间小、安全系数高、节能环保性强和造价比地铁低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国家对单轨的设计验收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在符合静态试验,还必须满足在动态试验下的安全性指标;因此,研究搭建行业领先的跨座式单轨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其中液压激振伺服系统是跨座式单轨列车试验台的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部分,其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试验台的稳定性;液压激振伺服系统在运用的过程中与其他机械构造相比响应较为迅速,并且其的输出位移和力相对较大,目前在各行各业的运用都相对比较广泛,但是其也是具有一定的缺陷与局限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其的控制呈现一种非线性状态并且其控制的参数相对比较不好确定,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控制的性能和精度等。因此,为了提高提高跨座式单轨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的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的性能,对其控制的动态特性(瞬态响应性、鲁棒性、跟随性和超调量等)进行设计与优化,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基于液压系统原理和相关理论基础,对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的系统的结构和管路进行设计,并针对液压缸和伺服阀的元器件进行计算并选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液压激振伺服系统元器件的合理性;以液压激振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采用经典PID观察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为系统的优化提供对对比;分别提出了模糊PID、滑膜变结构和ADRC(自抗扰)控制策略,并分别设计了不同算法的控制器,验证算法的理论可行性。其次,在Amesim软件中建立了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物理仿真模型并设置了元件的相关参数,为了保证仿真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采用Simulink与Amesim结合的联合仿真,通过在Simulink中构建控制的策略和框架,将Amesim建立的物理仿真模型的位移输出信号反馈到Simulink中进行信号联合处理,并将Simulink处理后的信号导入至Amesim进行仿真,将正弦信号作为系统的原始输入,分别研究负载、流量对液压激振伺服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控制算法相比,采用ADRC控制算法不仅能提高系统的瞬态响应性、鲁棒性、跟随性和超调量,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再次,根据文章所述的液压激振系统的结构以及其控制算法,利用工具包MIT(Model Interface Toolkit)实现Labview与Simulink联合仿真,通过在Labview中调用Simulink生成的dll文件,编写控制测试平台,实现计算机系统对激振系统的实时信号控制以及信号存储分析等,为开发研究液压激振系统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为了进步校核系统的可行性,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管道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建立管道的结构与流体网格模型,在液压管道系统的固体和流体耦合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管道在自由状态、单向流固耦合状态和双向流固耦合状态下的特性,并分析管路压力变化、管路壁厚、管径大小和管路材料对管路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为管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肖扬[2](2021)在《绝热层缠绕成型纠偏方法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是一种介于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和固体推进剂之间的一层隔热、耐烧蚀的材料。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绝热层能够减缓燃烧室内高热高压气体对于壳体的破坏作用,保护壳体的完整性。目前国内绝热层成型主要采用人工贴片方法,制作周期长,质量稳定性低;缠绕成型是一种利用自动缠绕设备将一定宽度的橡胶胶带缠绕到芯模表面成型的方法,该方法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且成型质量稳定性高。在缠绕过程中,需要保证橡胶胶带缠绕位置准确,进而保证绝热层成型质量。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芯模外形特征,设计了一种绝热层自动缠绕成型工艺方案,根据方案需求设计了绝热层自动缠绕设备及压力控制装置,分析了缠绕成型的关键技术。其次,设计了绝热层缠绕纠偏方案与纠偏机构,并分析了自动纠偏控制系统,介绍了纠偏常用措施、纠偏控制原理及纠偏控制的各部分功能,并对自动纠偏系统的硬件组成进行分析,设计了电机可逆驱动方案。并提出了纠偏和电机驱动的软件方案。第三,对纠偏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首先分析了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对于直流电机,在建模的基础上设计了电流环、转速环双闭环调速系统,经过仿真验证,电流环能够抑制电流超调,转速环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良好,无振荡。最后,在纠偏系统建模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并应用于纠偏系统的数学模型中。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良好的抑制超调,调节速度快,响应曲线无振荡,纠偏效果明显优于PID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绝热层缠绕成型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纠偏方法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绝热层缠绕工艺方案及设备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袁林中[3](2021)在《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滚转飞行器主要是围绕课题项目旋转制导弹药进行研究的。旋转制导弹药的姿态参数测量一直是旋转制导的研究重点,它是评定旋转制导综合性能和提高制导精度的重要依据。面对旋转制导弹药及其内部零部件小型化、制导精密化的高要求,突破惯性测量系统小型化和精密化的技术瓶颈成为关键。目前,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系统中的小体积陀螺仪关键器件处于国产量程小、精度较低、高端进口受阻的状态,而采用国产陀螺仪进行自旋飞行器的转速测量,还存在转速测量量程不够、测量参数误差大等问题,影响制导精度。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解旋功能的隔离装置来降低自旋对IMU惯性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对于提高飞行姿态等相关参数的测量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隔离弹体自旋轴、用于安装惯性测量系统的旋转隔离装置,使弹药弹体旋转时IMU惯性测量系统跟随飞行器绕旋转轴线同步反转,以消除IMU惯性测量系统绕弹体轴线的对地旋转(称为解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设计要求,对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进行了稳态设计和动态设计,确定了执行元件等主要元件的选型,建立了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校正器。2、采用了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和数学模型,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搭建了无刷电机模块、PWM逻辑输出模块,电压逆变器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等关键子模块,通过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机电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表明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动态特性良好。3、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空间受限等设计要求,设计了旋转隔离装置机械模块和机电控制系统,机电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中包括主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电流采样电路、编码器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模块,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中断子程序和模糊PID子程序等软件模块。4、为研究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的解旋性能,设计了试验平台的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经试验参数调试,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解旋性能试验研究,采集了转速稳态阶段和变速阶段的数据,试验表明:机电系统的转速控制精度和系统响应速度均符合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解旋效果好。

唐梦奇[4](2021)在《基于模糊PID的水质采样无人机系统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愈加严重,对水质检测采样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人工采样方式已不适用于高频次、高效率的作业,尤其是对于人力无法到达的采样点或应急状况,其存在着安全性差、效率低下、不够便捷等问题。本设计以六旋翼无人机为载体,设计一款水质采样系统,可以提高水质采样的效率与便捷性,同时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使之能够对抗水流等引起的无人机不稳定,提高采样系统的稳定性与采样精度。本设计主要分为硬件设计、控制算法设计、软件设计及实验四个部分:(1)在硬件方面,系统选用六旋翼无人机以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选型设计环境感知模块、动力模块、电源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共同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与稳定,在满足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水质采样的问题,设计专用的水质采样装置,保证采样精度与效率;(2)在控制算法方面,针对采样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受到外力和自身载荷变化引起位置姿态的不稳定,本设计对系统的受力进行建模,应用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对采样无人机的位置姿态进行控制,使无人机的采样作业更加稳定、精确;(3)在软件方面,采样无人机控制软件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同时设计了陆地控制系统对采样无人机的飞行、采样进行控制、监测;(4)最后,组装采样无人机样机,对其各项功能进行检验,同时,验证系统在定点悬停及内河、夹江水域水质采样时采样无人机的鲁棒性与控制精度。水质采样无人机系统旨在凭借其操作简易、反应快速及安全便携的特点,完成安全、高效、精确的水质样本采集工作,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高宇轩[5](2021)在《模糊PID气动仿人柔性手指位姿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医疗和工业等行业,传统刚性机械手通用性、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应用需要,而柔性机械手因为其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变得越来越受欢迎。通常柔性机械手使用硅胶等柔性材料进行制作,且采用气压或液压等驱动方式。文中分析了仿人柔性手的几何结构,对手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手指几何参数对手指性能的影响,根据人手尺寸和数学模型,得到手指的具体结构参数,并设计了手指的控制器,最后对手指模型和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控制系统性能。根据多腔体柔性手指弯曲理论,手指的尺寸和结构参数对手指的弯曲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仿人柔性手指进行理论分析,基于Yeoh模型建立数学建模并对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影响手指弯曲性能的结构参数,与仿真结果结合分析可得到手指结构的具体参数,最终设计出仿人柔性手指。根据仿人气动柔性手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对柔性手指的控制速度和精度。选择模糊PID控制作为控制系统,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设计,对模糊PID控制器中的初始参数进行整定,可以得到适合柔性手指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和相应的初始参数和参数的变化范围,增加对柔性手指系统的控制精度。针对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性能分析。根据模糊PID控制原理,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和COMSOL对柔性手指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探究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杨宏阔[6](2021)在《基于T-S型多模软切换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列车运行方式逐渐向着密度大、速度高、运输量大的方向发展,因此对高速列车安全性、平稳性、准点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的快速性、精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型模糊加权的多模软切换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熟悉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高速列车建模及模型优化研究,依据CRH3的部分数据建立了高速列车运动模型,搭建了高速列车Simulink仿真模型。传统的高速列车单质点模型参数使用经验常数,导致控制效果欠佳,为此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高速列车模型参数寻优设计。(2)现有的高速列车单质点模型多数没有考虑高速列车长度,在变坡点会出现较大的速度计算误差。分析真实线路上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情况,通过对阻力参数的辨识,将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阻力等效于干扰信号折算于高速列车模型中,提出坡道附加阻力优化计算方法,尽可能真实反映高速列车在线路上运行的实际情况。(3)在改进的高速列车运动模型的基础上,使用预测模糊PID单模控制算法对高速列车速度跟踪进行研究,仿真结果发现单一控制算法取得较好效果,但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两种控制算法结合,采用基于T-S型模糊加权的模糊-预测模糊PID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方法。通过T-S型软切换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非软切换所导致的切换振荡问题,控制效果有所改进。通过仿真验证了双模软切换控制算法的优良性能。(4)为改进双模软切换控制存在的速度控制精度等问题,再设计模糊-模糊PID-PI三模软切换控制,利用T-S型模糊推理设计三模软切换,优化3种控制方法的相关参数。通过控制设计与仿真,控制效果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仿真验证了三模软切换控制算法的优良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三模软切换控制同时满足在列车速度控制中对快速性和高精度的控制需求。该方法改善了列车速度控制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邵茹[7](2021)在《350MW超临界CFB机组机炉协调系统建模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的能源结构情况,燃煤发电在短时间内仍然占据着电力生产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清洁煤发电因符合国家提出的新发展要求获得了行业内的重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简称CFB)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强和高效率的优势,并且污染物生成量少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火电机组是一种大惯性、时变、非线性等多种特点相互耦合的复杂控制对象。为了配合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实施可持续发展,电网对单元机组机炉协调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系统进行研究非常有意义。本文以山西省某新建电厂350MW超临界CFB机组协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协调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建立和控制两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协调系统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定性分析,将其合理简化为以给煤量及高调门开度为输入,有功功率及主蒸汽压力为输出的系统模型,结合专家经验确立模型结构为具有纯迟延的高阶惯性环节。通过采集现场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及预处理,根据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闭环辨识原理,依靠标准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算法对模型结构中的未知参数进行寻优,建立协调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获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实用性的考虑,本文使用模糊PID智能控制算法对传统PID控制进行优化,借助MATLAB仿真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进行仿真试验对比。根据仿真结果可知,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协调系统,其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均优于传统PID控制。本文依据现场的历史运行数据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将理论与现场生产情况相结合,在获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传统PID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对协调系统进行控制优化提供借鉴。

王响雷[8](2021)在《捷联式重力仪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捷联式重力仪是一种基于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地球重力信息动态测量装置。由于其拥有测量精度高、结构简洁、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捷联式重力仪已经广泛应用于重力基准网构建、军事测绘、地球重力场修正等领域,对我国大地测量学、地质勘探活动、国防事业、以及航空航天事业有着突出贡献。除了提升惯性器件本身的测量输出精度和改进导航滤波算法,增加惯性器件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也是提升捷联式重力仪测量精度的关键环节。惯性器件输出精度越高,对工作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越高。仪器温控系统是保障惯性器件工作在恒定温度点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某型海空捷联式重力仪为研究对象,从提升仪器的环境适应性与加速度计测量的温度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带有主动制冷功能的新型温度控制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通过对捷联式重力仪测量误差分析,引出对惯性器件测量误差与温度相关误差机理的分析。根据某型海空重力仪结构特点,建立并仿真了对应的多级热传导模型,为后续系统仿真做好前置准备。综合上述工作提出了捷联式重力仪温控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必要性。2.结合FloEFD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了完整的热力学分析,主要包括仪器风路循环仿真和温度场分析。通过不同温控系统的温度场分析与比较,验证了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的可行性和系统对仪器温度场分布影响的合理性。3.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了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了温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控制算法模块以及PWM控制模块的整合与改进。此外,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的开环控制功能与闭环控制效果也通过仿真也得以验证。4.对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进行了闭环控制实验。从测温模块的标定与稳定性测量,到系统制冷功能极限测试,再到仪器应用实验,共同表明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捷联式重力仪内部温度,将直接控制点温度稳定在30℃±0.05℃,其测温分辨率优于0.001℃,测温稳定性在±0.01℃以内。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可以为捷联式重力仪内部惯性器件提供一个较低且稳定的工作环境温度,提升了仪器在高温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仪器在极端和复杂环境中进行高精度重力信息的动态测量。本系统也为其他类型惯性导航系统的温控方案优化提供了参考。

严志林[9](2021)在《用于铁路站房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与中央空调节能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公共建筑能耗越来越高,铁路站房作为公共建筑重要的一部分,节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站房内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不仅能够为后面的具体节能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能优化站房内部用电方式间接实现节能,目前大多数铁路站房未采用监测技术,少部分采用了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即针对系统中的设备单独进行监测,这种方法硬件成本比较高,当负载太多时,数据处理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采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进行设备监测,即只需要在电能入口处安装监测装置,采集总的用电信息就可以实现站内设备的监测。根据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央空调能耗在整个站房建筑中能占到一半以上,中央空调中的水系统能耗占比最大,冷水泵的容量都是按照远期最大负荷量进行设计,而冷水泵仍然使用定频运行控制,能耗巨大,研究其变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和空调水系统节能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成果如下: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研究中,考虑到单一稳态特征分解准确率不高而且实际负荷在运行中的负荷特征可能会随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将每一个用电设备的基波有功功率和其稳定工作时的工作状态为研究对象,未采用优化算法,应用电流最优匹配方法进行监测。最后通过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得系统中每一类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与其工作状态。在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研究中,基于国内大部分的站房的空调水系统仍然采用定流量的调节方式,运行中的水泵始终按照设定的工况全速运行,导致能耗巨大的现状,对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和冷却塔系统提出了变流量改造方案,同时考虑到车站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模型难以确定,本文提出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被控对象确定的数学模型,同时还可以消除干扰。然后通过Simulink仿真分别搭建了两种控制模型,并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相较于常规PID控制效果更好。最后论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控制系统所涉及的软件与硬件设计,系统控制器选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的S7-300PLC系列产品,同时利用Step7编程软件将模糊控制算法写入其中。最后结合组态软件Win CC实现半实物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于皓宇[10](2020)在《基于T-S模型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人们不仅追求汽车的动力性和稳定性,还对经济性、安全性、油耗和排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气门作为控制发动机进气量的一道阀门,是控制发动机工作时达到最佳空燃比的一个重要部件。相较于传统机械式节气门,电子节气门可以实现不同工况下更精确的开度控制,从而控制进气量配合发动机喷油系统达到最佳空燃比,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动力性和稳定性,降低油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对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实际扰动进行分析,建立动态数学模型,研究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提高电子节气门闭环控制系统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电子节气门系统因机械结构所产生的非线性特性,其中包括非线性复位弹簧、非线性摩擦、齿轮间隙以及进气气流对电子节气门阀片冲击所带来的非线性扰动。并根据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通过实验和查阅文献得到模型物理参数。针对电子节气门非线性特性及实际工况下所产生的扰动和参数摄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策略,根据电子节气门PID控制策略的成功控制经验,结合T-S模型模糊控制理论,最终确定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完成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策略相比T-S型模糊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的克服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并在系统受外界干扰和参数摄动的影响下依旧保持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具有无超调、无震荡、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等优势。为解决人工选取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的偏差,提出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参数优化算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优化模糊控制器中的模糊规则、隶属度函数分布和输出函数,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性能,提高控制精度。从神经网络训练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有效的优化了T-S型模糊PID的模糊规则,调整了隶属度函数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相较于T-S型模糊PID控制策略,调节时间更快,稳态误差更小。

二、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单轨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伺服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单轨滚振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激振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研究现状
        1.2.3 液压系统管道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第二章 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系统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2.1 液压系统的原理和相关理论基础
        2.1.1 液压系统原理
        2.1.2 液压系统理论基础
    2.2 系统的结构计算与选型
        2.2.1 有杆腔计算
        2.2.2 液压伺服阀的计算
        2.2.3 液压泵的计算与选型
        2.2.4 蓄能器的计算与选型
        2.2.5 液压管道的选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系统的控制优化
    3.1 Simulink模型建模
    3.2 模糊PID控制
        3.2.1 模糊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3.2.2 隶属度函数
        3.2.3 模糊规则的制定
        3.2.4 模糊PID模型建模仿真
    3.3 滑模变结构控制
        3.3.1 滑模变结构介绍
        3.3.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3.3.3 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证明
    3.4 ADRC控制
        3.4.1 ADRC介绍
        3.4.2 ADRC的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系统控制策略的联合仿真试验
    4.1 Amesim软件介绍
    4.2 Amesim与 Simulink的仿真步骤介绍
        4.2.1 草图阶段
        4.2.2 参数设置阶段
        4.2.3 联合仿真阶段
    4.3 模糊PID的仿真研究
    4.4 滑模变结构的仿真研究
    4.5 ADRC的研究仿真
    4.6 Labview控制系统的开发
        4.6.1 方案分析
        4.6.2 程序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的管路流固耦合分析
    5.1 管路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5.1.1 管路的运动描述
        5.1.2 管路流固耦合的边界分析
        5.1.3 管路系统的流固耦合动力方程
    5.2 ANSYS Workbench软件的介绍。
    5.3 ANSYS Workbench的流固耦合仿真
        5.3.1 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分析步骤
        5.3.2 单向流固耦合的理论和分析过程
        5.3.3 双向流固耦合的理论和分析步骤
        5.3.4 计算仿真
    5.4 管道内部的流速和压强分布
    5.5 管道内的流体压强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5.6 管道内的流体速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5.7 管道内的流体密度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绝热层缠绕成型纠偏方法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背景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缠绕成型工艺及设备研究现状
        1.3.2 纠偏系统研究现状
        1.3.3 纠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总体框架
2 绝热层自动化缠绕整体方案
    2.1 芯模外形特征及缠绕成型特点分析
        2.1.1 芯模外形特征分析
        2.1.2 缠绕成型特点分析
    2.2 绝热层缠绕工艺方案设计
    2.3 自动化缠绕方案与缠绕过程分析
        2.3.1 自动化缠绕方案介绍及关键技术分析
        2.3.2 自动缠绕过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纠偏方案及控制系统设计
    3.1 绝热层缠绕纠偏方案设计
        3.1.1 胶带跑偏原因分析
        3.1.2 工程常用纠偏措施
        3.1.3 纠偏方案设计
    3.2 绝热层缠绕纠偏机构设计
    3.3 纠偏控制系统原理与功能
        3.3.1 纠偏控制系统原理
        3.3.2 纠偏控制系统功能
    3.4 纠偏控制器选择分析
    3.5 跑偏量检测方案
        3.5.1 RLK-168入射式传感器
        3.5.2 RLK-187反射式传感器
        3.5.3 传感器安装位置
    3.6 传动机构选择分析
    3.7 电机的选择分析
        3.7.1 步进电机
        3.7.2 伺服电机
    3.8 伺服电机驱动方案
        3.8.1 PWM控制原理
        3.8.2 双极式可逆驱动
        3.8.3 单片机驱动PWM可逆调速系统
    3.9 软件方案
        3.9.1 胶带纠偏控制器程序
        3.9.2 电机驱动子程序
    3.10 本章小结
4 纠偏控制系统建模分析
    4.1 传感器检测模型
    4.2 蜗轮蜗杆传动模型
    4.3 纠偏辊模型
    4.4 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4.5 直流电机控制
        4.5.1 双闭环控制策略
        4.5.2 电流环调节器设计
        4.5.3 转速环调节器设计
    4.6 电流、转速环参数计算
        4.6.1 电流环参数计算
        4.6.2 转速环参数计算
    4.7 纠偏控制系统整体模型
    4.8 本章小结
5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
    5.1 纠偏控制闭环系统
    5.2 PID控制策略
        5.2.1 模拟PID控制原理
        5.2.2 数字PID控制原理
        5.2.3 PID控制器缺点
    5.3 模糊控制策略
        5.3.1 模糊控制简介
        5.3.2 模糊控制器原理与组成
        5.3.3 模糊控制的特点
        5.3.4 模糊控制的缺点
    5.4 模糊+PID控制策略
        5.4.1 模糊PID复合控制策略
        5.4.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
    5.5 模糊自整定PID算法设计
        5.5.1 变量模糊化
        5.5.2 建立模糊规则
        5.5.3 解模糊化
    5.6 算法仿真验证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制导炮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旋转弹制导技术及隔离控制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分析及机电系统设计
    2.1 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分析
    2.2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稳态设计
        2.2.1 负载分析
        2.2.2 执行元件匹配设计
    2.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执行元件选型设计
        2.3.1 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
        2.3.2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及旋转磁场的产生
    2.4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动态设计
        2.4.1 机电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4.2 机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校正器设计
        2.4.3 机电系统直流无刷电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3.1 控制系统及PID调节技术
        3.1.1 控制系统选择
        3.1.2 PID调节技术及作用
    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3.2.1 模糊控制算法
        3.2.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3.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3.3.1 MATLAB/Simulink特点
        3.3.2 旋转隔离装置直流无刷电机模块
        3.3.3 PWM逻辑输出模块
        3.3.4 电压逆变器模块
        3.3.5 速度控制模块
        3.3.6 机电系统仿真结果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
    4.1 旋转隔离装置机械设计
        4.1.1 动力输出及硬件电路控制模块
        4.1.2 惯导系统信息采集模块
    4.2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3.1 硬件电路主控制器设计
        4.3.2 电源电路设计
        4.3.3 驱动电路设计
        4.3.4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4.3.5 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4.3.6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4.4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4.1 主程序设计
        4.4.2 中断子程序设计
        4.4.3 PWM调制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研究和分析
    5.1 试验平台机电系统设计
        5.1.1 试验平台机械设计
        5.1.2 试验平台机电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软硬件系统设计
    5.2 试验装配系统
    5.3 旋转隔离装置动态性能试验调试
    5.4 空载试验解旋性能分析
    5.5 负载试验解旋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模糊PID的水质采样无人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质采样无人机研究现状
        1.2.2 无人机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总体功能设计
    2.3 整体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旋翼无人机水质采样控制算法研究
    3.1 采样无人机动力学模型
        3.1.1 采样无人机飞行原理及坐标系建立
        3.1.2 六旋翼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建立
    3.2 采样过程装置作用力模型
    3.3 控制算法设计
        3.3.1 经典PID控制算法分析
        3.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设计
    3.4 Matlab仿真
        3.4.1 模糊自适应PID与经典PID控制器对比仿真
        3.4.2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水质采样系统控制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样无人机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4.1 采样无人机样机搭建
        4.1.1 无人机机架
        4.1.2 连接机构设计
    4.2 模块器件选型
        4.2.1 电源系统
        4.2.2 动力模块
        4.2.3 处理器模块
        4.2.4 环境感知模块
        4.2.5 无线通讯模块
        4.2.6 采样模块
    4.3 系统硬件设计
        4.3.1 采样无人机系统硬件框架
        4.3.2 采样无人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3.3 采样无人机控制硬件原理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样无人机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5.1 采样无人机控制软件设计
        5.1.1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5.1.2 环境感知程序设计
        5.1.3 通信程序设计
        5.1.4 无人机控制程序设计
        5.1.5 水质采样控制程序设计
    5.2 陆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2.1 功能设计
        5.2.2 通信连接界面
        5.2.3 飞行控制界面
        5.2.4 数据监测界面
        5.2.5 采样信息规划界面
        5.2.6 自主导航设计
        5.2.7 软件程序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
    6.1 采样无人机平台搭建
    6.2 功能测试
        6.2.1 数据通信测试
        6.2.2 手动飞行采样测试
        6.2.3 远程数据监测测试
        6.2.4 自动采样测试
    6.3 水质采样控制稳定性验证
        6.3.1 定点悬停实验
        6.3.2 水质采样实验
    6.4 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模糊PID气动仿人柔性手指位姿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柔性机械手的研究现状
        1.2.2 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仿人柔性手指设计
    2.1 硅胶材料本构模型
    2.2 柔性手指数学建模
        2.2.1 柔性手指数学模型
        2.2.2 数学模型仿真验证
    2.3 仿人柔性手指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PID的柔性手指控制器设计
    3.1 模糊控制算法
        3.1.1 模糊控制原理
        3.1.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3.1.3 模糊PID控制
    3.2 PID参数整定
    3.3 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
        3.3.1 定义语言变量
        3.3.2 选择隶属度函数
        3.3.3 设计模糊规则
        3.3.4 模糊推理
        3.3.5 反模糊化
        3.3.6 建立模糊控制总表
    3.4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4.1 联合仿真
        4.1.1 联合仿真模型
        4.1.2 模糊控制器设定
        4.1.3 仿真模型图
    4.2 手指位置控制性能分析
        4.2.1 单角度位置控制
        4.2.2 多角度连续位置控制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T-S型多模软切换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高速列车建模及模型优化研究
    2.1 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
        2.1.1 高速列车牵引力计算
        2.1.2 高速列车制动力计算
    2.2 高速列车运动模型及模型参数寻优设计
        2.2.1 高速列车运动模型
        2.2.2 高速列车运动模型参数寻优设计
    2.3 基于高速列车阻力分析与坡道附加阻力优化
        2.3.1 基本阻力
        2.3.2 附加阻力
        2.3.3 坡道附加阻力优化计算方法
    2.4 小结
3 基于单模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3.1 预测模糊PID控制设计
        3.1.1 预测控制
        3.1.2 模糊PID控制
    3.2 基于预测模糊PID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设计
        3.2.1 控制器参数设计
        3.2.2 仿真及仿真分析
    3.3 小结
4 基于二模软切换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4.1 基于T-S型模糊推理的软切换设计
        4.1.1 T-S型模糊推理模型
        4.1.2 T-S型模糊推理的二模软切换设计
    4.2 高速列车的二模软切换速度控制设计
        4.2.1 预测模糊PID控制设计
        4.2.2 模糊控制设计
    4.3 二模软切换仿真分析
    4.4 小结
5 基于三模软切换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5.1 基于T-S模糊加权的三模软切换设计
    5.2 高速列车的三模软切换速度控制设计
        5.2.1 三模软切换控制器设计
        5.2.2 三模软切换仿真及仿真分析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350MW超临界CFB机组机炉协调系统建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单元机组建模的研究现状
        1.2.1 基于机理/实验建模的研究
        1.2.2 基于智能辨识方法的研究
    1.3 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的控制现状
        1.3.1 基于线性系统的研究
        1.3.2 基于非线性系统的研究
        1.3.3 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
    1.4 本文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单元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概述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2.2 协调系统的概念
    2.3 单元机组协调系统对象特性
        2.3.1 协调系统运行方式
        2.3.2 控制对象动态特性分析
    2.4 试验机组协调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2.4.1 试验机组介绍
        2.4.2 协调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流化床机组机炉协调系统辨识
    3.1 辨识思想及模型确立
        3.1.1 辨识基本原理
        3.1.2 协调系统模型确立
    3.2 MIMO系统辨识
        3.2.1 MIMO系统描述
        3.2.2 MIMO系统辨识目标函数
    3.3 闭环系统辨识
    3.4 粒子群优化算法
    3.5 CFB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模型辨识
        3.5.1 采样数据筛选
        3.5.2 零初始值处理
        3.5.3 模型结构选择
        3.5.4 系统辨识
        3.5.5 模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调系统控制优化研究
    4.1 控制理论介绍
        4.1.1 PID控制
        4.1.2 模糊控制
    4.2 模糊PID控制
    4.3 协调系统仿真研究
        4.3.1 协调系统的传统PID控制
        4.3.2 协调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捷联式重力仪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1.2.1 动态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2.3 重力仪温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途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途径
2 捷联式重力仪温控系统
    2.1 捷联式重力仪温度误差来源
        2.1.1 捷联式重力仪测量原理
        2.1.2 加速度计测量误差及温度稳定性
    2.2 温控系统热传导模型
        2.2.1 重力仪结构介绍
        2.2.2 多级热传导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某型重力仪热力学仿真分析
    3.1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模型网格划分
        3.1.1 有限体积法
        3.1.2 模型网格划分
    3.2 模型参数配置
    3.3 风路循环模拟
    3.4 温度场分析
        3.4.1 加热温控系统温度场分析
        3.4.2 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温度场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软硬件设计与仿真
    4.1 硬件设计
        4.1.1 MCU介绍
        4.1.2 最小系统外围电路
        4.1.3 电源转换电路
        4.1.4 通信电路
        4.1.5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
        4.1.6 控制对象隔离驱动电路
    4.2 软件设计
        4.2.1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4.2.2 控制算法软件设计
        4.2.3 PWM控制软件设计
        4.2.4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3 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仿真分析
        4.3.1 Proteus系统仿真
        4.3.2 Simulink系统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应用实验
    5.1 温度测量模块
        5.1.1 温度测量实验
        5.1.2 模块稳定性实验
    5.2 制冷功能量程实验
    5.3 温控系统控制效果实验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用于铁路站房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与中央空调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
        1.2.2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电流优化匹配方法
    2.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基本原理
        2.1.1 不同类型负荷的谐波分析
        2.1.2 数据特征库分析
        2.1.3 理论方法介绍
        2.1.4 执行步骤
    2.2 仿真建模与方法验证
        2.2.1 设备仿真建模
        2.2.2 仿真验证
    2.3 实验平台验证
        2.3.1 测试系统
        2.3.2 用电设备电流波形
        2.3.3 算例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分析
    3.1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结构及原理
        3.1.1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3.1.2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结构
    3.2 中央空调水系统组成和特性分析
        3.2.1 中央空调水系统概述
        3.2.2 中央空调水系统特性
    3.3 中央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调节原理
        3.3.1 变流量系统的基本原理
        3.3.2 变流量控制的实现
        3.3.3 中央空调水系统变流量的优势
    3.4 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方案
        3.4.1 冷冻水泵变频控制方案设计
        3.4.2 冷却水泵变频控制方案设计
        3.4.3 冷却风机变频控制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空调水系统节能仿真研究
    4.1 模糊控制理论
        4.1.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4.1.2 输入量的模糊化
        4.1.3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4.1.4 输出变量的逆模糊化
    4.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
        4.2.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原理
        4.2.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3 仿真研究
        4.3.1 冷冻水循环系统模型
        4.3.2 仿真设计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中央空调水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系统整体结构
    5.2 系统硬件介绍
        5.2.1 PLC控制器的选择
        5.2.2 变频器柜
    5.3 系统软件设计
        5.3.1 基于PLC的模糊PID的程序实现
        5.3.2 上位机软件的实现
    5.4 变频节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T-S模型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电子节气门研究的问题与难点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子节气门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建立
    2.1 电子节气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分析
        2.2.1 复位弹簧非线性
        2.2.2 摩擦非线性
        2.2.3 齿轮间隙的非线性
        2.2.4 进气气流冲击的非线性
    2.3 电子节气门的数学建模
        2.3.1 直流电机数学建模
        2.3.2 复位弹簧数学建模
        2.3.3 阀片摩擦力矩数学建模
        2.3.4 节气门阀片数学建模
        2.3.5 电子节气门的状态空间模型
        2.3.6 电子节气门仿真模型
    2.4 电子节气门系统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研究
    3.1 T-S模糊模型
    3.2 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3.2.1 模糊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3.2.2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和维数
        3.2.3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运算
        3.2.4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3.2.5 模糊规则的确定
    3.3 T-S型模糊PID算法仿真验证
        3.3.1 输入信号的选择
        3.3.2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4.1 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
    4.2 模糊控制参数优化算法
        4.2.1 网络结构分析
        4.2.2 学习算法研究
        4.2.3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
    4.3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参数优化算法仿真验证
        4.3.1 仿真控制系统搭建搭建
        4.3.2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单轨滚振试验台液压激振伺服系统设计与研究[D]. 郭维年.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2)
  • [2]绝热层缠绕成型纠偏方法与控制研究[D]. 肖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D]. 袁林中.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4]基于模糊PID的水质采样无人机系统设计[D]. 唐梦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模糊PID气动仿人柔性手指位姿控制系统设计[D]. 高宇轩.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6]基于T-S型多模软切换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D]. 杨宏阔.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350MW超临界CFB机组机炉协调系统建模与控制[D]. 邵茹. 山西大学, 2021(12)
  • [8]捷联式重力仪主动制冷型温控系统设计[D]. 王响雷.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1(02)
  • [9]用于铁路站房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与中央空调节能分析[D]. 严志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10]基于T-S模型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算法研究[D]. 于皓宇. 长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