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剂在胸膜固定术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硬化剂在胸膜固定术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一、胸膜固定术硬化剂的应用和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1](2020)在《多项生物指标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癌胚抗原(CEA)含量,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比值(LDH/ADA)和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C 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探讨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因胸腔积液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总共235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排除30例不符合标准的患者。然后根据胸腔积液的不同病因将患者分成恶性组和良性组,并进一步将良性组分为结核组和类肺炎组。收集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胸水中CEA、LDH和ADA含量,以及血浆中D-D含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等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组别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胸水中CEA含量、LDH/ADA比值,以及血浆中D-D含量、CAR的差异。再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绘制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最终纳入恶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76±11.46岁)、结核组117例(男80例,女37例,平均年龄34.71 ± 14.36岁)、类肺炎组43例(男3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14±15.91岁)。恶性组患者年龄最大,结核组最小,类肺炎组居中,三组之间年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之间男女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组双侧胸腔积液(24.4%)较结核组(11.1%)更多见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结核组+类肺炎组)比较,恶性组患者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咯血、心悸症状较良性组更多见,发热较良性组更少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恶性组胸水CE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结核组+类肺炎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亚组比较,恶性组胸水CEA含量同时高于结核组和类肺炎组,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结核组与类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CEA是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4,其临界值为6.16n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和98%。(3)恶性组胸水LDH/ADA 比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亚组比较,恶性组和类肺炎组LDH/ADA比值均高于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恶性组LDH/ADA比值与类肺炎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胸水LDH/ADA也是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其AUC为0.78,取15.02作为其临界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和74%。(4)恶性组血浆D-D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亚组比较,恶性组血浆D-D含量既高于结核组,又高于类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结核组与类肺炎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也是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其AUC为0.93,取3.98 mg/L作为其临界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82%。(5)血浆CAR以类肺炎组最高,恶性组次之,结核组最低。恶性组CAR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亚组比较,恶性组、结核组、类肺炎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AR不是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6)胸水CEA、LDH/ADA和血浆D-D中的其中两项指标联合其AUC为0.95~0.98,敏感性为86%~95%,特异性为87%~98%,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各指标单独检测明显提高,其中以CEA联合D-D时其AUC、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如果三项指标联合,其AUC为0.99,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CEA+LDH/ADA+D-D的AUC值分别与CEA、LDH/ADA、D-D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恶性胸腔积液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症状有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咯血和心悸等。2.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CEA含量、LDH/ADA比值和血浆D-D含量、CAR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CEA、LDH/ADA和血浆D-D是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而CAR不是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预测指标。3.胸水CEA和血浆D-D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而LDH/ADA的鉴别诊断价值相对低一些。4.胸水CEA、LDH/ADA和血浆D-D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降低恶性胸腔积液漏诊、误诊率,同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可显着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肖晓辉,雷丰丰,刘华,巨佳,代强[2](2020)在《内科胸腔镜下碘伏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喷洒碘伏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内科胸腔镜下碘伏胸膜固定术,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射碘伏胸膜粘连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4,P<0.05);治疗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胸痛发生率(72.50%)高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87,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下碘伏胸膜固定术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刘芳秀,要林青,柳小平,王莉,白小慧,刘芳铭,米登海[3](2018)在《肋间置管与胸腔镜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肋间置管及胸腔镜下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维普等数据库,搜集肋间置管引流下及胸腔镜下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1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9个RCT,包括937例患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肋间置管引流相比,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在有效率上[OR=0.72,95%CI(0.50,1.03),P=0.60]较高,在引流管拔管时间上[MD=5.41,95%CI(4.17,6.66),P=0.37]较短,在发热上[OR=1.10,95%CI(0.76,1.59),P=0.4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行胸膜固定术较肋间置管下行胸膜固定术在有效率及术后拔除闭式引流管时间上有显着优势。受纳入研究结果质量及纳入文献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RCT或系统评价予以验证。

翟聪聪[4](2018)在《红霉素喷洒与胸腔注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及红霉素胸膜固定术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在没有预防性措施情况下同侧气胸复发率可高达60%。顽固性自发性气胸包括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及持续性自发性气胸。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是指单侧气胸发生次数≥2次或双侧气胸发生次数≥3次;持续性自发性气胸是指自发性气胸持续胸腔置管引流后持续漏气≥7天。胸膜固定术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给药方式主要包括胸腔镜下喷洒及经胸腔引流管注药。国内有研究发现红霉素胸膜固定术能够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但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同时对红霉素不同给药方式没有对比研究。因此,在本课题的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回顾性分析了 57例顽固性气胸患者,其中30例给予胸腔镜下红霉素喷洒,27例经胸腔引流管注入红霉素混悬液,通过比较成功率、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研究红霉素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安全性。红霉素作为有效及安全性较高的胸膜硬化剂其诱导胸膜固定术的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课题第二部分通过红霉素胸腔注药建立胸膜黏连模型,研究胸膜腔内细胞学变化及细胞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探讨系统性炎症反应过程,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胸膜固定术的因素。第一部分红霉素干粉喷洒及红霉素溶液胸腔注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研究目的:本部分通过比较两组顽固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研究胸腔镜下红霉素喷洒及胸腔引流管红霉素溶液注药两种方式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至2016年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57例患者,其中30例给予胸腔镜下红霉素干粉喷洒,27例经胸腔引流管注入红霉素混悬液,收集患者基本统计学信息、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患者术后患者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收集随访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进行t检验,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样本数少时进行Fisher’s检验。结果:1.红霉素干粉喷洒组24名患者(80%)及红霉素混悬液组16名患者(59.26%)术后5天内患侧肺完全复张(p = 0.087)。2.红霉素干粉喷洒组术后置管时间(6.23±3.04 d)较红霉素混悬液组术后置管时间(10.67 ± 9.81 d)短(p=0.032)。3.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红霉素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有效及安全的硬化剂。胸腔镜下红霉素干粉喷洒较胸腔引流管红霉素混悬液注药治疗效果更好。第二部分红霉素诱导胸膜固定术的机制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胸腔积液及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IL-8、TGF-β 1及VEGF的变化,探讨红霉素产生胸膜固定术的机制。方法:1.红霉素胸膜固定术模型建立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胸腔内注入0.9%无菌生理盐水1ml,红霉素组胸腔内注入35mg/kg红霉素+0.9%无菌生理盐水1ml,滑石粉组胸腔内注入200mg/kg滑石粉+0.9%无菌生理盐水1ml。30天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比较三组大鼠胸膜黏连情况。2.红霉素诱导胸膜固定术的机制研究72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红霉素组和滑石粉组,胸腔内分别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红霉素和滑石粉,用量同前。术后24h、48h、72h收集大鼠血液及胸腔积液,检测血液及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BCA比色法测定胸腔积液蛋白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胸腔积液LDH含量;EILSA法检测收集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IL-8、VEGF及TGF-β 1含量。结果:1.红霉素胸膜固定术模型建立对照组所有大鼠胸腔内无胸膜黏连发生,显微镜下无胸膜纤维化及胸膜炎症表现。红霉素和滑石粉组都能在大鼠胸腔内产生有效的胸膜黏连,但红霉素组发生的黏连反应主要以纤维蛋白沉积表现为主,可见散在分布的黏连带,而滑石粉组发生的胸膜黏连反应相对更强烈,但两组没有显着地差异性。2.红霉素诱导胸膜固定术的机制研究2.1血液特点注药后24小时红霉素组及滑石粉组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但滑石粉组升高更明显,显着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和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胸腔注药后三组血清IL-8水平均升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IL-8水平逐渐上升;注药后48h和72h,红霉素和滑石粉组IL-8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药后48h滑石粉组IL-8水平显着高于红霉素组(P<0.05)。红霉素组和滑石粉组胸腔注药后血清VEGF含量明显升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组VEGF水平逐渐上升,对照组血清中没有检测到VEGF(<6.5pg/mL);红霉素组注药后24h和72h血清VEGF含量明显低于滑石粉组。血清TGF-β 1变化趋势与VEGF相似,注药后三组血清TGF-β 1含量明显升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TGF-β1水平逐渐上升;与红霉素组相比,滑石粉组在三个时间点TGF-β1含量较高,只有注药后72h两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2胸腔积液特点胸腔注药后24h红霉素和滑石粉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注药后48h滑石粉组积液白细胞计数显着高于红霉素组(P<0.05)。红霉素和滑石粉组注药后蛋白质含量显着升高,随着时间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滑石粉组LDH含量注药后显着升高,后逐渐下降;红霉素组注药后48h积液LDH含量下降,但注药后72h有较小幅度升高。胸腔注药后三组胸腔积液IL-8水平均升高,但红霉素和滑石粉组升高更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红霉素和滑石粉组IL-8水平逐渐下降。红霉素组和滑石粉组注药后胸腔积液VEGF含量明显升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组VEGF水平逐渐上升;注药后48h,滑石粉组VEGF含量显着高于红霉素组(P=0.003)。红霉素与滑石粉组在注药后24h、48h、72h胸腔积液TGF-β 1含量显着高于生理盐水组;与红霉素组相比,滑石粉组在三个时间点TGF-β1含量较高,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1.红霉素胸腔注药后可引起胸膜急性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因子释放;2.IL-8、VEGF和TGF-β 1在红霉素胸膜固定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红霉素及滑石粉胸腔注药后都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但红霉素发生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程度比较轻。创新性和意义:1.本课题首次进行胸腔镜下红霉素干粉喷洒及红霉素混悬液胸腔注药治疗顽固性自发气胸疗效比较,并发现胸腔镜下红霉素干粉喷洒治疗效果更好;2.首次在动物模型中研究了红霉素产生胸膜固定术的机制,了解不同胸膜硬化剂发生胸膜黏连的共同作用机制,为以后联合用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冯涛[5](2017)在《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中治疗原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再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加行胸膜固定术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附属二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的148名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单纯肺大疱楔形切除组)n=51、B组(肺大疱楔形切除+胸膜摩擦组)n=49和C组(肺大疱楔形切除+红霉素组)n=48例。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PSS)18.0版进行数据分析: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肠外镇痛药的使用量、气胸的复发率及相关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膜残腔、肺部感染、肺持续漏气>5天、肺不张、血胸(引流新鲜血液,量>200ml/h,持续3小时)、胸腔包裹性积液;计数资料以绝对值(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当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与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B组、C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肠外镇痛药使用量均依次递增,A组手术时间显着小于B组和C组(A组VS.B组p=0.005,A组VS.C组p<0.001)。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术后胸腔引流量(A组VS.B组p<0.001、A组VS.C组p<0.001)、胸引管留置时间(A组VS.B组p=0.011、A组VS.C组p<0.001)、总住院时间(A组VS.B组p=0.042、A组VS.C组p<0.001)均有显着差异。A组肠外镇痛药使用量显着小于C组(A组VS.C组p<0.001)。而A组与B组未见显着差异(A组VS.B组p=0.175)。A组、B组、C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总人数分别为7例(13.7%)、10例(20.4%)、14例(29.2%),其中A组与C组在胸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显着差异(A组VS.C组P=0.035),而A组与B组间未见显着差异(A组VS.B组p=0.300)。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人数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术后的气胸复发分别为3(5.8%)、4(8.2%)、3(6.3%),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气胸复发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大疱楔形切除在术中加行胸膜摩擦术或红霉素胸膜固定法不能降低气胸复发率,但增加了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和总住院时间;2.加行红霉素胸膜固定法较单纯肺大疱楔形切除增加了肠外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且更容易发生胸腔包裹性积液;3.单纯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治疗青年PSP患者简单、有效的方法,术中不必要加行胸膜固定术。

周平,王亚倩,郭占领,陈晓伟,李冰,王珏[6](2015)在《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机制和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由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产生的胸腔积液,并且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需要找到癌细胞[1]。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胸穿抽液、胸膜固定术、传统手术及胸腔镜胸膜剥脱术、全身放化疗、免疫生物治疗、热疗、中药治疗等。其中胸膜固定术是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硬化剂用人工方法导入胸腔,刺激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脏层和壁层胸

柴春辉,赵军[7](2015)在《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价值。方法:2007年4月—2012年7月我科共收治19例难治性气胸患者,全部应用红霉素行固定术治疗。结果:14例一次性注药后漏气停止,肺基本复张,顺利拔管;2例两次注药,1例经三次注药后漏气停止而成功拔管;2例经三次注药仍有漏气,转院行手术治疗。结论:19例患者,17例治愈出院,2例转院手术治疗。

洪斌,黄利红[8](2015)在《胸腔镜红霉素干粉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下红霉素干粉和滑石粉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1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向胸膜腔内均匀喷入无菌红霉素干粉1.5g(红霉素组,n=31)或滑石粉5.0g(滑石粉组,n=30),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注药后观察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红霉素组为76.67%,滑石粉组为9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红霉素组为13.33%,滑石粉组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不良反应率红霉素组为50.33%,滑石粉组为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红霉素干粉行胸膜固定术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一种有效手段。

王洪鲁,朱良明,孙志钢,陈志涛,刘海波,肖伟[9](2015)在《胸腔镜碘酊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碘酊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疗法不同,分为碘酊硬化剂组25例,滑石粉硬化剂组22例,两组患者均为MPE确诊病例,均行胸腔镜辅助胸膜活检加胸膜固定术,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率(CR+PR)、平均总引流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症状均减轻,无急性肺损伤发生。碘酊组术后有效率96.0%,滑石粉组有效率为9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碘酊组不良反应率32.0%;滑石粉组不良反应率63.6%。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VATS碘酊胸膜固定术同滑石粉胸膜固定对治疗MPE有同样疗效,且较滑石粉不良反应少,治疗MPE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仁国,上官宗校,张鸣华,朱林佳,林和平,娄希贤[10](2015)在《影响胸管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胸管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实施胸管引流并行硬化剂胸膜粘连的MP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的组织来源、胸水部位、胸水中细胞数、蛋白值、LDH值、硬化剂的种类、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胸膜固定术后继续引流至拔管的时间等11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中,治疗后显效61例,有效71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67.3%。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KPS评分、原发肿瘤的组织来源、胸水部位、胸水蛋白值、LDH值、硬化剂的种类、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与疗效相关(χ2=6.55、11.95、6.93、9.05、14.58、10.57、13.4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又显示:KPS评分、原发肿瘤的组织来源、硬化剂的种类、使用硬化剂前24 h的胸水引流量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OR值=1.78、2.12、11.40、6.30,均P<0.05)。结论 KPS评分≥70分、原发于乳腺癌、使用注射用A群链球菌(沙培林)作为硬化剂、使用硬化剂前24h的胸水引流量≤200 mL的MPE患者,粘连疗效较好。

二、胸膜固定术硬化剂的应用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膜固定术硬化剂的应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多项生物指标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及缩略词对照
个人简历
致谢

(2)内科胸腔镜下碘伏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1.2.2 对照组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肋间置管与胸腔镜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问题的构建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干预措施。
        1.2.5 结局指标。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1.6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有效率 (WHO疗效评价标准)
    2.2 引流管拔除时间
    2.3 发热
    2.4 胸痛
3 讨论

(4)红霉素喷洒与胸腔注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及红霉素胸膜固定术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红霉素干粉喷洒与红霉素溶液胸腔注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红霉素诱导胸膜固定术的机制研究
    前言
    第一节 红霉素胸膜固定术模型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红霉素诱导胸膜固定术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附件

(5)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中治疗原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纳入标准
    2. 一般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组间术中及术后计量资料对比数据采集结果
    3. 术后并发症
    4. 术后气胸的复发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机制和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胸膜固定术的方法选择
    1.1 胸腔穿刺或置管注药法
    1.2 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
2 胸腔内注射药物应用现状
    2.1 滑石粉
    2.2 恩度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2.3 博莱霉素
    2.4 A群链球菌提取物
    2.5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IL-2)
3 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机制
    3.1 胸膜腔炎性反应
    3.2 相关细胞因子
        3.2.1 TGF-β:
        3.2.2 VEGF:
        3.2.3 血小板衍生因子 (PDGF) :
    3.3 胸腔内纤溶及凝血系统失衡
4 影响MPE胸膜固定术效果的因素分析
    4.1 胸膜腔压力
    4.2 胸水葡萄糖含量及p H值
    4.3 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肿瘤负荷
    4.4 糖皮质激素应用
    4.5 体位是否转动问题
5 其他注意事项
    5.1 胸腔注药后夹闭及拔除胸管时间
    5.2 胸膜固定术失败后的处理
    5.3 胸腔置管处肿瘤局部转移

(7)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8)胸腔镜红霉素干粉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9)胸腔镜碘酊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有效率
    2.2 两组术后各观察指标结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
    2.4 碘酊胸膜固定组术前术后甲状腺水平测定
3 讨论

四、胸膜固定术硬化剂的应用和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项生物指标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陈永.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2]内科胸腔镜下碘伏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J]. 肖晓辉,雷丰丰,刘华,巨佳,代强.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3]肋间置管与胸腔镜行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Meta分析[J]. 刘芳秀,要林青,柳小平,王莉,白小慧,刘芳铭,米登海. 甘肃医药, 2018(04)
  • [4]红霉素喷洒与胸腔注药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及红霉素胸膜固定术作用机制研究[D]. 翟聪聪. 山东大学, 2018(12)
  • [5]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中治疗原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再探讨[D]. 冯涛.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6]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机制和应用现状[J]. 周平,王亚倩,郭占领,陈晓伟,李冰,王珏. 河北医药, 2015(20)
  • [7]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价值[J]. 柴春辉,赵军. 青海医药杂志, 2015(06)
  • [8]胸腔镜红霉素干粉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J]. 洪斌,黄利红. 重庆医学, 2015(14)
  • [9]胸腔镜碘酊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 王洪鲁,朱良明,孙志钢,陈志涛,刘海波,肖伟. 中国肿瘤临床, 2015(03)
  • [10]影响胸管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多因素分析[J]. 赵仁国,上官宗校,张鸣华,朱林佳,林和平,娄希贤. 中国基层医药, 2015(03)

标签:;  ;  ;  ;  ;  

硬化剂在胸膜固定术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