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及诊断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及诊断

一、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与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虹,曾银珠,杨梓华,刘加军[1](2021)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ybrid acute leukemia,HAL)是原始细胞共同表达具有特异性的髓系和淋巴系免疫表型特性,或免疫学和形态学提示为原始细胞具有淋巴系和髓系形态的特殊类型[1]。笔者对2018年10月—2021年2月的6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考虑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确诊为HAL的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

加倩[2](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蒋暑雨[3](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胡晓岚[4](2020)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确诊并进行诱导缓解期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以明确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中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小儿内一科血液组及肿瘤组完成了诱导缓解期化疗治疗的44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纳入445例符合标准的患儿,确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儿113例,发生率为25.39%,进行多次标本培养,包括血液培养、痰培养、肺泡灌洗液培养、咽试子培养等,其中血培养进行169次,培养阳性结果34次,仅占20.1%,培养结果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肺炎链球菌等较为多见。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缓解期患HAP的危险因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及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患儿的年龄、性别、白血病的类型、化疗阶段以及是否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对诱导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儿HAP发病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我院急性白血病患儿因化疗治疗及儿童的生理特征导致免疫力低,易出现院内获得性肺炎,且经统计发现该病的发生率较高,提前给予预防及控制措施对于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在出现感染时给予及时合理的降阶梯抗感染治疗十分有必要,同时需密切观察中性粒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这两个危险因素与患儿患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密切联系。在临床操作中需注意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感染,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卫生防护教育也很有必要。

宋庆达[5](2018)在《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315例不同类型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高频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增加对于不同类型睾丸肿瘤超声表现认识,提高术前对于不同类型睾丸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经山东省立医院手术或穿刺及病理证实睾丸肿瘤病例共315例。本组共有13种睾丸肿瘤类型,按病例数多少依次是:精原细胞瘤98例(31.1%),畸胎瘤74例(23.5%),表皮样囊肿36例(11.5%),卵黄囊瘤23例(7.3%),淋巴瘤22例(7.0%),胚胎性癌21例(6.7%),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6例(5.1%),间质细胞瘤12例(3.8%),白血病睾丸浸润6例(1.9%),支持细胞瘤3例(0.9%),转移瘤2例(0.6%),绒毛膜上皮癌1例(0.3%),睾丸肾上腺残余1例(0.3%)。肿瘤组织占据整个患侧睾丸实质,称之为弥漫型肿瘤,肿瘤组织占据部分正常睾丸实质则称之为局限型肿瘤。注意患者有无隐睾病史,记录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数目、形态、回声水平质地、肿瘤属弥漫型或局限型、肿瘤内有无钙化、肿瘤内有无囊变、患侧睾丸有否合并睾丸微石症、启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记录血流分布及测量动脉血流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等参数。观察有无白膜受累、睾丸轮廓有无改变、精索及附睾有无受累、腹股沟区及腹膜后有无肿大淋巴结等。记录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水平。统计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比较,方差齐同的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的数据用Tamhane’s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率和/或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Scheffe法进行率的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弥漫型精原细胞瘤55例,其中多结节融合型18例、回声均匀型4例、回声不均匀(地图样改变)型27例、囊实性回声型6例;局限型精原细胞瘤43例,其中多结节紧邻型10例、回声均匀型10例、回声不均匀型22例、囊实性回声型1例。弥漫型畸胎瘤13例,其中有囊变者12例(含钙化者8例),1例为实性混杂回声;局限型畸胎瘤61例,其中局限型整体钙化1例、局限型完全囊变1例、局限型实性混杂回声型25例、局限型囊实性回声型34例。表皮样囊肿均为局限型结节,洋葱环征型10例、周边(蛋壳样)钙化型2例、类实性回声型1例、混杂回声型23例。弥漫型卵黄囊瘤8例,其中回声欠均匀型7例,回声不均匀并无血流1例;局限型卵黄囊瘤15例,其中均匀回声型10例、囊实性回声型5例。单侧弥漫型淋巴瘤10例;局限型淋巴瘤12例,其中双侧多发结节型3例、单侧单发结节型6例、单侧多发结节型3例。弥漫型胚胎性癌6例,其中实性回声型1例、囊实性回声性5例;局限型胚胎性癌15例,其中实性回声型7例、囊实性回声型5例、3例含有2个结节。弥漫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5例,其中实性回声型3例、囊实性回声型2例;局限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1例,其中实性回声型5例、囊实性回声型6例。间质细胞瘤均为局限型结节,回声均匀型7例、回声不均质型4例,双侧间质细胞瘤1例。弥漫型白血病睾丸浸润5例,局限型1例。另外,支持细胞瘤3例均为局限型,其中2例呈均匀回声型,1例为囊实性回声。转移瘤2例均为局限型低回声结节。绒毛膜上皮癌1例为弥漫型低回声包块。双侧睾丸肾上腺残余1例呈局限型混杂回声。患者年龄统计图1~9可以看到本次研究纳入统计的精原细胞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段是31~40岁(占41.8%,41/98);畸胎瘤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是0~5岁(占54.1%,40/74);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11~20岁(占52.8%,19/36);卵黄囊瘤患儿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7~24个月(占91.3%,21/23);淋巴瘤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60岁以上(占59.1%,13/22);胚胎性癌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21~30岁(占76.2%,16/21);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段是21~40岁(占62.5%,10/16);间质细胞瘤患者主要发病年龄的是31~50岁(占66.7%,8/12);白血病睾丸浸润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是6~10岁(占 66.7%,4/6)。由表1可见卵黄囊瘤、白血病睾丸浸润和畸胎瘤患者发病年龄低,尤其是卵黄囊瘤患者平均年龄1.4岁,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是58.6岁,高于其他睾丸肿瘤类型。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8.5岁和30.0岁,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由表2可见,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63.854,P<0.001),白血病睾丸浸润、精原细胞瘤和淋巴瘤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比例高于其他睾丸肿瘤。由表3可见,纳入统计的各类睾丸肿瘤中,精原细胞瘤平均最大径线最大,为5.67 cm,间质细胞瘤平均最大径线最小,为1.77 cm;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平均最大径线大小分别为4.15 cm和4.79 crm,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由表4可见,畸胎瘤47例(占63.5%)、胚胎性癌12例(占57.1%)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8例(占50%)发生囊变比例较高,淋巴瘤、间质细胞瘤及白血病睾丸浸润未见囊变,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105.027,P<0.001),畸胎瘤、胚胎性癌发生囊变的比例高于其他睾丸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囊变的比例也较高与精原细胞瘤、表皮样囊肿、淋巴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由表5可见,表皮样囊肿有26例(占72.2%)和畸胎瘤44例(占59.5%)可见肿瘤内钙化,淋巴瘤、卵黄囊瘤和白血病睾丸浸润肿瘤内未见钙化,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 138.916,P<0.001),表皮样囊肿和畸胎瘤发生钙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睾丸肿瘤。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34.562,P<0.001),精原细胞瘤合并睾丸微石症的检出率高于畸胎瘤和表皮样囊肿,而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虽有差异,但Scheffe法进行率的两两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具体比较结果见表6。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40.079,P<0.001),胚胎性癌发生转移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转移的比例也较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比较结果见表7。由表8可见,各类型睾丸肿瘤内均显示动脉血流信号,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677,P=0.668),各组之间无差异,说明用PSV值并不能有效区分各种类型睾丸肿瘤。由表9可见,各类型睾丸肿瘤血流阻力指数最高为0.61,呈低阻血流状态,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1.289,P=0.273),各组之间无差异,说明用RI值并不能有效区分或鉴别各类睾丸肿瘤。由表10可见,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28.197,P<0.001),隐睾患者发生精原细胞瘤的比例高于畸胎瘤和表皮样囊肿,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无统计学差异。由表11可见,卵黄囊瘤有21例(占91.3%)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1例(占68.8%)血清AFP值阳性,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139.682,P<0.001),卵黄囊瘤AFPP阳性比例最高,其次是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胚胎性癌,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由表12可见,经卡方分割法检验比较(x2=61.116,P<0.001),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血清β-HCG阳性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睾丸肿瘤。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睾丸内肿瘤的累及范围(局限型或弥漫型)、数目、大小、回声特点(有无囊变、钙化)、回声质地(是否均匀)、血流情况、白膜及附睾有无受累、是否合并睾丸微石症等重要信息,参考患者年龄、隐睾病史、转移情况、血清AFP及β-HCG水平等信息可以对不同类型睾丸肿瘤做出区分,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夏永寿[6](2017)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日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骨髓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诱导缓解联合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巩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诊断,两组患者均确诊,无误诊、漏诊。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髓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结果准确;选择诱导缓解+辅助治疗该病临床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延长生命,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小芳,栗瑞敏,张运刚,李守霞[7](2016)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比对研究。方法对1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11例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协作组(EGIL)积分标准进行免疫学分型。结果 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88例(占46.3%),急性淋系白血病88例(占46.3%),未分化白血病3例(占1.6%),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诊断具有高符合率。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11例(占5.8%),其中髓系与B系共表达的抗原7例(占3.7%),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胞膜抗原CD19和CD10表达量较高;髓系与T系共表达的抗原3例(占1.6%),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胞膜抗原CD5和CD7表达量较高;髓系、B系与T系均表达的抗原1例(占0.5%)。此外,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高表达CD34胞膜抗原(占81.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发病率较低,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有特异性,以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为主。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黄远玲[8](201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8例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40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mixed aleukemia, MAL)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然后按白血病不同类型给予标准诱导缓解方案化疗:AML予DA或IA方案(M3除外);M3采用ATRA或ATRA+As2O3(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方案;MAL采用TOAP、DOLP方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比较各免疫表型(CD13、CD33、CD64、CD34、HLA-DR、CD56、CD11b、CD64、CD14等)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之间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mission)、 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者(Ly+-AML)与无伴淋系抗原表达者(Ly--AML)间的完全缓解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本组148例AML患者中,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不能分型的6例,经过细胞免疫学检测,根据其细胞表面或胞浆抗原表达特点得以确诊,其中M12例,M54例。另4例形态学诊断为ALL患者,免疫学分型确诊为MAL。其余138例与FAB诊断相符,符合率93.24%。2.148例患者中,有8例MAL,140例AML。AML患者中,M4发病率最高,其次为M5、M2、M3、M1,而M6发病率最低。各种抗原表达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D38、CD13、CD33、HLA-DR、CD64、CD34、CD11b、CD56、CD14;140例AML中伴淋系表达占49.3%(69例),69例LY+AML中淋系抗原最常见为CD7(43例)、其余依次为CD19(12例),CD4(9例子)、CD2(5例),CD20检测为阴性。M3中CD34及HLA-D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亚型白血病,CD56较常见表达。3.148例AL中,仅95例患者可判断疗效。95例白血病患者经诱导治疗后,54例取得完全缓解,总缓解率为56.84%;其中53例AMLCR,CR率57.61%(53/92);1例MAL CR,CR率33.3%(1/3)。4.AML患者中,淋系免疫表型CD7+CR率明显低于CD7-患者CR率,两者间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CD19+CR率高于CD19-CR率,两者差别具显着性(P<0.05)。92例AML患者中,Ly+-AML47例,CR率46.81%,Ly--AML42例,CR率68.89%,两者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5.CD7、CD19与CD34抗原表达一致性较高,且CD34、CD7双阳性患者CR率低于CD34+、CD7-患者的CR率,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CD34、CD19双阳性患者CR率高于CD34+、CD19-患者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4、CD11b(成熟粒细胞抗原标志)双阳性患者CR率明显低于CD34+、CD11b-患者CR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56、CD11b双阳性M5患者CR率低于双阴性M5患者CR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祖/干细胞免疫表型CD34+-AML CR率(57.14%)低于CD34--AMLCR率(58.33%),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AMLCR率(57.58%)低于HLA-DR--AMLCR率(57.69%),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8+-AMLCR率(60%)高于CD38--AMLCR率(4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中有重要意义;急性髓系白血病CD13、CD33高表达,CD34、HLA-DR表达低下甚至缺如,尤其非双阳性患者,可作为M3的较为特异的免疫学表型以协助诊断。2.AML可以表现为髓系抗原与CD7、CD19等淋系抗原共表达,结果显示Ly+AML患者的化疗疗效差;单一非淋系相关抗原的表达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判断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而不同抗原异常同步表达(如CD34+CD7+、CD34+CD19+、CD34+CD11b+)对于白血病的预后判断具一定价值。3.CD56、CD11b作为M5的不良预后因素而有待关注;MAL具有髓系和淋系双重特征,疗效差。

武永强[9](2012)在《白细胞分化特异性胞浆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中,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将急性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达89%,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准确性及灵敏度都较高,能够将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其在急性白血病的现代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是基于不同的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有其特定的细胞表面抗原群,应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借助于流式细胞仪,对急性白血病细胞膜表面表达的抗原进行分型,能够对那些形态学不典型,仅靠细胞形态和化学染色难以诊断的病例做出精确诊断,尤其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s, ALL)的诊断,不仅能够将ALL与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s, AML)区别开,更能将B细胞ALL与T细胞ALL进行区分,弥补了ALL形态学诊断的不足。但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中发现有些AML细胞不仅表达髓细胞相关抗原,而且还表达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反之亦然。这种情况是伴系抗原表达,还是混合型白血病,较难确诊。因此选择更加特异的标志物以明确诊断非常必要,这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常规免疫分型检测的基础上,加做胞浆抗原染色,以探讨白细胞分化特异性胞浆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38例,男86例,女52例,年龄14岁-76岁,中位年龄37.5岁。所有患者经血常规、生化、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化学染色、白血病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诊断。应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对细胞膜抗原进行常规检测,对形态学分类难以诊断,出现跨系列表达的加测胞浆内抗原检测。髓系选择胞浆抗原cMPO、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选择胞浆抗原cCD79a、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选择胞浆抗原cCD3。结果1.诊断按FAB分型138例AL中诊断为AML者76例,ALL者49例,不能明确分型者13例。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ALL49例包括B-ALL40例和T-ALL9例。13例根据细胞形态无法确诊的病例最终诊断2例AML-MO、5例B-ALL、2例T-ALL和4例混合细胞白血病。2.跨系抗原表达急性白血病中出现跨系抗原表达的占41.3%,其中AML、B-ALL和T-ALL中出现跨系抗原表达的比例分别为50%、26.7%、18.1%。AML中跨系抗原表达以CD7(53.8%)和CD19(30.8%)为主。出现跨系抗原表达的B-ALL中CD33阳性率为83.3%,显着高于CD2及CD13(P<0.05)。3.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组所用抗体对AML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D33、CD13、cMPO、CD117,特异性依次为CD117、cMPO、CD13、CD33,胞浆抗原cMPO的敏感性低于CD33和CD13,但特异性高于CD33和CD13,cMPO和CD117的特异性无显着差别(P=-0.312),但cMPO敏感性高于CD117(P=-0.027);本组所用抗体对B-ALL的敏感性依次为CD19、cCD79a、CD10、CD20,cCD79a特异性和CD10无显着差别(P=-0.312),和CD20无显着差别(P=0.287),但显着高于CD19(P=0.018);本组抗体对T-ALL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CD3、CD7、CD2,特异性依次为cCD3、CD2、CD7,cCD3的敏感性高于CD7(P=0.042)和CD2(P=-0.047),特异性和CD2无差别(P=0.426),显着高于CD7(P=0.022)。4.胞浆抗原cMPO、cCD79a、cCD3的表达cMPO在AML、B-ALL和T-ALL中阳性率分别为87.5%、9.5%和0,cMPO在AML的表达率显着高于ALL(P<0.05),其中B-ALL与T-ALL之间的差别无显着性(P>0.05);cCD79a在B-ALL、T-ALL和AML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7%、9.0%和0。cCD79a在B-ALL的表达率显着高于T-ALL(P<0.05),其中T-ALL与AML之间的差别无显着性(P>0.05);cCD3在T-ALL中表达率为100%,在AML和B-ALL中均无表达。结论1.胞浆抗原cMPO、cCD79a、cCD3分别是AML、B-ALL、T-ALL的特异性标志,系列特异性高于细胞膜表面抗原。2.胞浆抗原cMPO、cCD79a、cCD3的检测有助于细胞形态不典型、细胞膜出现跨系抗原表达的白血病的准确分型及混合性白血病的正确诊断。

吕小林,谢福源,陆素贞[10](2010)在《10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染色体核型、免疫分型等实验室指标在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粒淋混合性白血病患者资料,并对其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可将10例患者分为HAL4例,ALL3例,M12例,M2/M4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有4例发生核型异常,其中染色体易位3例,染色体丢失1例;免疫表型分析中,同时表达My+/B-Ly+者6例,My+/T-Ly+双表达4例。结论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分型作为HAL诊断的常用实验室指标,其特异性较低;而免疫分型是以细胞分化抗原作为检测导向,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作为HA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测手段。

二、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与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与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1.2 病例2
2 讨论

(2)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3)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4)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和收集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1.4 资料收集
    2 治疗方法
        2.1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2.2 化疗方案
    3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及工作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统计附图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6)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1.2.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原理
        1.3.2 标本制备
        1.3.3 细胞形态学检查
        1.3.4 FCM检测
        1.3.5 BAL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形态表现
    2.2 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结果分析
3 讨论

(8)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白细胞分化特异性胞浆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索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诊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10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与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回顾性收集我院2008~2009年就诊并确诊为急
    1.2 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
    1.3 免疫学分型检测
    1.4 核型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2.2 FAB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10例HAL患者骨髓象中8
    2.3 染色体分型
    2.4 免疫学分型检查
3 讨论

四、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与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J]. 蔡晓虹,曾银珠,杨梓华,刘加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24)
  • [2]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D]. 胡晓岚.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高频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宋庆达. 山东大学, 2018(02)
  • [6]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 夏永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02)
  • [7]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研究[J]. 张小芳,栗瑞敏,张运刚,李守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21)
  • [8]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D]. 黄远玲. 福建医科大学, 2012(01)
  • [9]白细胞分化特异性胞浆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意义[D]. 武永强. 郑州大学, 2012(09)
  • [10]10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J]. 吕小林,谢福源,陆素贞. 中国热带医学, 2010(11)

标签:;  ;  ;  ;  ;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及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